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将宋代视为“看不见篡夺”的时代。他说:“在唐以前的中世,强有力的贵族一旦压倒皇室,就要发生篡夺,宋以后,便看不见篡夺了,天子的地位非常稳定。”宫崎市定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可能是,宋代(     
A.杯酒释兵权,皇权达到顶峰B.分散机构权力,维护君主权威
C.设监察御史,完善监察体系D.派文官任知州,加强中央集权
2 . 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
2023-09-02更新 | 864次组卷 | 5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另设枢密使管理军事以削弱相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如图陈桥驿纪念馆门柱上镌刻着:“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它见证了一人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的一幕。这“一人”指的是(     
   
A.寇准B.赵匡胤C.岳飞D.赵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太祖在基本平定南方后,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此后,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各地财政转运中央成为常态。这些措施(       
A.大大强化了中央集权B.提升了军队作战能力
C.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D.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B.制度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分割相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D.分割相权影响了政府的治理效果
2023-07-01更新 | 492次组卷 | 30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五代时期,节度使通常兼任治所所在州的行政长官,还可自行任命州县官吏。宋太祖时,由中央派遣文官任知州、知县等职。这一调整(     
A.导致北宋积贫积弱B.削弱了科举取仕
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D.加强对地方控制
2023-02-09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朝时期,在都督、刺史等正官升迁或有故暂缺之际,往往临时派员代理,主持州、府之务,即通常所谓的“知州府事”。宋朝建立后,“凡诸郡入版图,率命朝臣出守,曰权知(暂代)州事”。行之既久,大藩镇多授文臣,乃始尽正其衔,明曰知某府、某军州事也。唐宋时期,知州制逐步取代刺史制反映出(       
A.地方自主权力的扩大B.藩镇割据基础的根除
C.中央政府权威的加强D.科举选官条件的放宽
2023-02-05更新 | 172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尚品书院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宋中期,“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体现出北宋的治国特点是(     
A.无为而治B.守内虚外C.藩镇割据D.崇文抑武
2023-01-04更新 | 129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半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