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史》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宋朝政治机构改革
A.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B.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专制
C.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
D.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2017-02-28更新 | 282次组卷 | 2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016-11-27更新 | 4618次组卷 | 11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说,宋朝哲宗皇帝曾听程颐讲道并赐茶。皇帝当时折断了一截柳枝。程颐遽起谏日:“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哲宗虽面露怒容,但只是“掷枝而走”。这表明
A.两人哲学立场不同
B.宋哲宗善于纳谏
C.程颐具有人文精神
D.当时政治环境宽松
4 . 中国封建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史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相关朝代加强皇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设立中朝
B.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为路、州、县
C.明朝废丞相制度
D.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唐诗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诗)“健儿宁都死,壮士耻为儒”(杜甫诗)反映出时风对文事的鄙薄.宋代儿童启蒙教育读本《神童诗》开篇却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反映了宋代
A.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B.科举制不断走向公平公正
C.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D.重文轻武引发价值观念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2017-12-15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
A.军政
B.民政
C.行政
D.财政
2016-11-18更新 | 1052次组卷 | 66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史载,宋代某官职“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改官职应是
A.转运使B.三司使C.节度使D.通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