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是宋太祖和宋太宗时关于参知政事职权的描述。这可用于说明(        
宋初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殿廷别设砖位于宰相后
太祖开宝六年与宰相轮流知印、押班、奏事
太宗至道元年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其位砖先异位,宜合而为一,遇宰相、使相视事及商议军国政事,并得升都堂(政事堂)
A.皇权的加强B.行政效率降低C.财权的分化D.宰相沦为虚职
2023-05-05更新 | 27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二)历史试题
2 . 北宋仁宗中期,士大夫政治走向成熟,皇帝负责最后裁决,具体行政事务由代表“天下”的士大夫为主体的各个机构分工完成,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权力体系。据此可知,这一体系出现的思想渊源是(     
A.儒家仁政的政治理想B.重文轻武的制度设计
C.君臣平等的制衡观念D.科举提高了官员素质
3 . 宋代是中国第一个留下丰富皇帝肖像画的朝代,而且宋人特别强调肖像的真实性,于是几乎所有皇帝都有自己的“证件照”。这些御容画像被供奉于各地御容殿中,“如朕亲临”,供百姓瞻睹天颜。这些御容画像(     

A.兼具政治和情感的功能B.意在展现皇帝风姿神采
C.营造了神秘抽象的帝威D.凸显了艺术世俗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初革五季之患,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官职名称),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太祖始削外权……令文官权知”。材料表明宋初(     

A.放松社会管控B.机构权力分散
C.加强地方控制D.边防压力减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初官方强调文武二途并无偏倚。如朝廷置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对持文武二柄”,又设置文、武两种仪式彰显“威加海内”之功德。这说明北宋时期的中央政府(     
A.并未实行重文轻武政策B.治国方略经历一定调整
C.统治政策发生剧烈变动D.受到藩镇势力严重威胁
6 . 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只有当战事爆发的时候,宰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兼具文武大权于一身。进入南宋后,出现了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A.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B.北宋冗官问题弊端显露
C.南宋面临国防压力更大D.宰相权力反弹威胁皇权
2021-12-23更新 | 1053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南宋时,“凡进实录,宰臣率史官诣崇政殿以献”,后置礼仪使,逐渐形成一套庄严肃穆而又极其繁琐的“进书仪”:皇帝服靴袍御殿,焚香、礼拜、受书等。配有“进书仪”的进呈书籍皆与皇帝密切相关,是皇帝向天下臣民宣示继承先朝政治遗产,开启本朝治道之举。此举的用意在于
A.维护等级秩序B.重视对文化的传承
C.突出君主有为D.确立理学正统地位
2021-12-13更新 | 51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代科举制不但取消了门第限制,扩大了取士名额,考试内容也从以诗赋为主改为经义、诗赋、策论并重,而且考中进士即可授官,无需再经吏部考试。这会
A.解决了阶层固化的问题B.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
C.确立重文轻武治国理念D.空前地强化中央集权
2021-12-01更新 | 678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北宋皇祜四年(1052)年,抗击西夏名将狄青被提升为最高军政机关枢密院的枢密副使,遭到朝廷大臣强烈反对,他们以“出身兵伍、四夷轻蔑朝廷、大臣耻与为伍、破坏祖宗家法”等“五不可”理由表示反对。这体现出宋代治国理念是
A.守内虚外B.强干弱枝C.重文抑武D.文武制衡
2021-10-18更新 | 748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