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这反映出宋朝政治体制(     
A.解决了“三冗两积”的问题B.使皇权得到强化
C.有利于缓和皇权与相权矛盾D.有利于监察相权
2 . 在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方面,两宋至明代都延续了唐设立的武举,且两宋……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武举只是补充形式。由此可知,宋明两代的治国方略为(       
A.文武兼备以武为主B.崇文抑武C.重视骑射文化传统D.武学融入官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宋欧阳修奏曰:从京城到海防边陲,几乎所有官职都由朝廷任命,大小政务命令出自于于中央,地方官员只是遵照执行而已。奏折意在强调北宋(     
A.过度集权带来弊端B.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C.腐败问题亟需整治D.边患危机日趋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太宗曾对群臣说: “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为防内患,北宋统治者(     
①崇文抑武   ②大规模改土归流   ③缩减军队   ④分散政府机构的权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下图是中国某一时期的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政治(       

A.充分吸取了隋唐以来地方机构设置的教训
B.有效改变先前武将擅权、藩镇割据的状况
C.分化事权、相互监督,有效加强君主权力
D.为此后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埋下制度伏笔
2024-04-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仪陇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赵普是太祖、太宗两朝的宰相。宋太祖时期,赵普认为当时要务在“定天下”,主张以安抚民众为重。他经常引用《论语》,对《尚书》《礼记》和《左传》等典籍也有所征引。在日常工作中,他对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瓮满辄出而焚之”;还与枢密使李崇矩结为姻亲,与宗正赵孚勾结庇护违法者,引发太祖不满而被罢免。宋太宗时期,赵普再度为相,他认为当时要务在维护政权的正常运作以“致太平”,主张用利益调节君臣的关系,用制度约束君臣关系。后人喻赵普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据季乃礼《亦法亦儒: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新解》

材料二   王夫之认为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只是其谋求功利的伪装。他将赵普与先后投效四姓十位皇帝的冯道等同,斥责其“不知廉耻”“奸臣之尤”“坏千万世中夏之大闲者,赵普也”。

——据王详《宋明时期赵普历史形象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内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王夫之对赵普评价的因素。
2024-04-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7 . 宋太祖年间,将军曹彬虽位居枢密使,但每次在道中迎面碰到士大夫的车马,他都主动令车夫将自己的车辆驰入路旁街巷,所谓“必引车避之”。这一现象折射了当时(       
A.宰相权力遭到削弱B.枢密使权力被架空
C.崇文抑武风气盛行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024-03-2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钱穆《中国社会演变》:“一个中央政府高高地摆在偌大一个广阔而平铺的社会上面,全国各地区,谁也没有力量来推动一切公共应兴应革的事业,像水利兴修,道路交通,教育宗教一切文化事业,社会没有力量,全要仰赖中央,这是不可能的事。一到金胡南下,中央政府崩溃,社会上更无力量抵抗或自卫,其所受祸害,较之晋代五胡乱华一段更深刻,更惨淡。”导致这一状况的起点是
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