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中期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1 道试题
1 . 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     

禁军人数军队总数
A.加剧了宋辽间军事冲突B.保障了对外战争的胜利
C.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2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人口分布图,据此判断这一时期应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2024-06-02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这说明(       
A.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解决B.宋夏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
C.西夏由游牧经济转为农耕经济D.榷场贸易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
2023-11-2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地名背后的历史奥秘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地名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其变化折射出时代变迁。

材料一:



(1)请将材料一中四幅地图反映的时代进行时序排列: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填写字母

材料二:北京地名沿革表(如下表,据戴均良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整理归纳)

朝代北京当时名称
幽州
南京幽都府
中都大兴府
①_____
②_____1368年,改名北平府,1403年改名京师(北京)顺天府
(2)完成表格中两处填空。
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幽州……《周礼·职方》:“东北曰幽州。”《释名》曰:“幽州在北,幽昧(昏暗不明)之地,故曰‘幽’。”……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范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幽州。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


(3)成书于北宋初年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记载了北宋初年全国政区建置情况和历史变化,却对于材料二中五代十国时期辽朝对北京的地名变更和行政级别升格只字未提,这一现象可以推测出作者怎样的心态?
(4)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从作者立场意图和史料价值的角度,你如何看待《太平寰宇记》对北京地名的处理?
2023-01-1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北宋中期,太学直讲李觏提出“人非利不生”,并大力提倡“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经济之士,必先富其国”。这些主张的提出主要是基于
A.主流价值观的异化B.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
C.理学影响力的扩大D.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朝与并立的民族政权间的疆界大致可分为四种形态(如下表)。这些疆界形态本质上反映出宋朝(     
疆界形态所涉地区
点状控制的模糊疆界直辖郡县与羁縻民族生活地区之间的模糊地带
片状模糊疆界西夏、吐蕃、交趾、大理与宋朝之间的片状中间地带
带状清晰疆界(澶渊之盟后)北宋与辽朝在河北一带、(元祐五年后)北宋与西夏之间形成带状清晰疆界
线状清晰疆界宋朝与辽朝熙宁河东划界、与交趾元丰划界后,宋金绍兴议和后形成明确的线状疆界
A.贸易有利于强化边疆控制B.通过盟约划界具有局限性
C.处理复杂民族关系的尝试D.应对现实安全的政治考虑
7 . 北宋时期,地方州县财政经常入不敷出,中央只能默许州县政府超越制度许可范围去开辟税源。这一现象反映出(     
A.经济衰败导致税源枯竭B.边患加重地方财政压力
C.养兵政策造成财政恶化D.体制运行影响财政收支
8 . 有学者曾评述说:“宋辽以及宋金史成了这样一种关系史:相对短暂的战争和主要通过输纳大量银绢以换得相对长的和平,停停打打交替进行。”这反映出宋朝(     
A.外部环境较为险恶B.奉行“守内虚外”政策
C.军费支出过于庞大D.受到辽金两国联合威胁
2024-01-08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三新”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9 . 「征兵制与募兵制]

材料一   秦至西汉前期以征兵为主,自武帝之后征募兼施,迄至东汉时期,征兵制逐渐被募兵制所代替。征兵制具有义务兵制的性质。秦至西汉前期,承袭了战国旧制,主要实行郡县征兵制。适龄编户在一生之中,须服两年兵役。当时全民有义务当兵,但非尽民皆兵。官僚地主、般富之家享有许多优抚特权;适龄对象应征为兵,也有身体、财力和丁口的标准,以之“为役先后”。在征兵制下的士兵来源,一般来自国家“编户”,农民是征兵的主要对象。士兵的社会地位和素质,在西汉以前比较高。唐之府兵也是一种征兵制,汉、唐前期的强盛之局与实行征兵制度不无关系。

——摘编自黄今言《简论秦汉军制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二   宋代都是些雇佣兵,以兵为生,入伍后更不退伍,多半是老兵赢卒,否则是骄兵悍卒,或是赢老骄悍兼而有之。御外侮不足,煽内哄有余。宋代养兵不能用,积贫积弱,社会贱视军人。重文轻武,成为当时风尚。最先有辽,盘踞中国东北。次之有金,夺去了黄河流域。最后有蒙古,吞噬了全中国。

今再通观全史,可见军人之在国家社会,乃系一种义务,非职业。非为谋生,乃为服务。非取于人,乃以献于人。其最高表现,乃为献身国家民族,至于肝脑涂地而不惜。

——摘编自自钱穆《中华文化十二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西汉前期征兵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募兵制的弊端,并谈谈中国古代兵役制度变化的历史启示。
10 . 如表为宋代军队数量情况(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总额禁军(京师附近)厢军(诸州之镇兵)
太祖开宝(968—976年)37.819.318.5
太宗至道(995—997年)66.635.830.8
真宗天禧(1017—1021年)91.243.248
仁宗庆历(1041—1048年)125.982.643.3
A.“三冗两积”局面的加剧B.边防危机刺激兵力扩张
C.守内虚外政策受到冲击D.变法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