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朱棣与女真联姻,派人传檄东北,建立奴儿干都司,并在东北建立军事同盟,以包抄鞑靼各部。材料表明,明朝经略北部边疆的举措是
A.建立督抚直属中央B.册封部落领袖管理
C.与当地人联姻结盟D.招抚与打击相结合
2 . 1411年,明朝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治所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的奴儿干(今特林),有卫、所四百余,屯驻军队,同时恢复了奴儿干通往内地的驿传,密切了奴儿干同明廷的联系。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加强了对女真等族的管理B.缓解了西北边境的军事压力
C.实现了与吐蕃的长期和平D.加快了“改土归流”的进程
3 . 明代与蒙古抗衡,在今甘肃西部、青海北部直至新疆东部设立了一系列羁縻卫、所。此外,朝廷还派人入藏招抚,承认元朝对当地僧俗首领所加封的称号,还与以藏族为主体的“西番”诸部建立起茶马贸易关系,设立茶马司进行管理。可见,明代
A.理顺了与边疆民族的关系B.始终与蒙古处于对峙的状态
C.面临着严重的边患问题D.采用灵活方式处理民族关系
4 . “太常寺提督四夷馆。少卿一人,正四品,掌译书之事……外国朝贡,特设蒙古、女直(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置译字生、通事”。这段文字应记载于
A.《新唐书》B.《宋史》C.《元史》D.《明史》
2022-01-2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朝在长城沿线的军镇辽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展开贸易。同时,明朝还通过贡赐、茶马贸易与西藏进行经济交流。由此可知(     
A.明朝为了获取优良战马开放马市B.明朝民族交融的方式以战争为主
C.经济互补是民族交流的重要原因D.游牧民族在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
6 . 《明史》载:“终明之世,通倭之禁甚严,闾巷小民,至指倭相詈骂,甚以噤其小儿女云。”材料反映出明朝
A.社会秩序日趋混乱B.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C.军事力量十分薄弱D.倭寇之患较为严重
7 . 1570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1571年,在其妻三娘子劝说下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明朝开放互市,每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这反映出明代
A.北方丝路开通符合人民的心愿B.册封制度有效安定了北方秩序
C.民族政策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D.南北和平取决于三娘子的劝说
8 . 明永乐年间在今东北地区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区内居民以女真人为主,多以渔猎为生。各族首领、酋长多被明朝委以都督、都指挥使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还开通了奴儿干通往内地的驿路,其干线经由辽东都司直抵北京。由此可知,明朝
A.实施垂直管理来巩固统治B.重视对外经济交流
C.形成了完备的水陆交通网D.加强对东北的管理
9 . 明朝末年,内有盗寇流窜,外有强敌压境,赋役繁急,百姓负担沉重。大臣上奏指出:“官员不宜随便保举边地的将才,监察官员也不宜一下子就派任为巡抚。”又如:“边地官员的升迁,应该在任满之后,看他的表现再做决定,不要随便升任地方要员。”三如:“地方的总督、巡抚,大多由监察官员出任,朝廷商议时,很少讨论,吏部提出名单,大家也只得答应。”利用这三道奏疏,可以推论出当时最边地的情况最可能是
A.军情紧急,仓促用人B.战术运用,攻守兼施
C.军费筹措,民穷财尽D.工事修筑,无地不防
2021-10-29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朝西宁卫地区的土司,虽部分为元朝沿袭,而正式受封于明朝,多为明朝西宁卫所之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百户等官。《西宁府新志》记载:“按宁郡诸土司计十五家,皆自前明洪武时授以世职,安置于西(宁)、碾(伯)ニ属,是时地广人稀,城池左近水地,给民树艺;边远早地,赐各土司。各领所部耕牧。内惟土司陈子明系南人,(以)元淮南右丞归附,馀俱系蒙古暨西域缠头或以元时旧职投诚,或率领所部归命。开后李氏、祁氏、治氏皆膺显爵而建忠勋矣。”至明朝完善土司制度的首要一点,就是分别流土,专门设置了区别于流官的土司职衔,但从制度上,所有土司必须受地方文武长官的约束,“隶验封者,布政司领之;隶武选者,都指挥领之”。中央政府于土司衡门内安插流官,以便对土司进行监视、控制。建之初,蒙古侵扰,需战马以充军备,随之“明洪武九年,始于秦州开设茶马司,收四川巴茶,易买西宁、洮、岷等处番马”。洪武ニ十九年(1396),驻守西宁卫等地的长兴侯耿炳文奏请,因秦州路远,安定等卫不便互市。次年,改秦州茶马司为西宁茶马司,又增置河州、洮州、甘州4个茶马司。明代由于茶马贸易的刺激以及封建国家向边卫民族征收马赋,西宁卫养马业于明初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河湟为基地的官营畜牧业显盛。明廷于西宁边卫苑马寺,在今互助、民和等地,弃农还牧,建军马场,发展军马生产。洪武中茶马比价,“上马给茶一百ニ十斤,中马七十斤,下马五十斤”,明朝官营体制确立后,实行了贵茶贱马的政策。

洪武二十七年(1394),西宁卫镇抚李南哥建佛利于其地以居番僧,来请寺额,赐名曰:“宁番寺”。永乐八年(1410)封班丹藏卜为“净觉弘济国师”,年(1412)加封“净觉弘济大国师”,是当时西宁一带僧职中最高的品级。

——摘编自骆桂花、高永久《明朝西宁卫的军事成防与政治管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朝经略西宁的举措加以评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