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河州卫设立后,政府即“以何锁南普为河州卫指挥同知,朵儿只、汪家奴为佥事⋯⋯仍令何锁南普子孙世袭其职”。接着,在西宁、洮州、岷州等卫,也相继安排一批当地的土官、部落酋长任职,但掌管卫所大权的正职一律是由中央任命且可以随时撤换的流官来担任。明初的这一措施(     
A.凸显出民族政策的灵活性与原则性B.说明北部边防压力远超南方
C.有效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D.体现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增强
2 . 明代前期,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的地位逐渐确立;明代后期,山海关的地位迅速提升,被称为“天下第一关”。这一变化反映出(     
A.明朝政治中心发生变化B.经济重心南移
C.明朝军事防御体系调整D.沿海威胁加剧
昨日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二选必3 历史期末模拟测试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所示为籍贯可考的明朝武举登科进士人数初步统计情况(以现代省市划分)。最有助于解释明朝武举人才分布特征的因素是(     

省份

人数/人

占比

省份

人数/人

占比

浙江

257

11.7%

湖北

59

2.7%

山西

175

8.1%

江西

49

2.2%

河北

168

7.7%

辽宁

35

1.6%

福建

118

5.4%

四川

21

0.9%

陕西

95

4.4%

云南

21

0.9%

山东

80

3.7%

湖南

12

0.5%

河南

72

3.3%

A.军事需求B.教育风气C.人口基数D.经济水平
2024-05-13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66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5 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挑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历史记载,明朝移民云南的有二三十万卫所军人,连同家眷约有八九十万人,约占当时云南人口总数的1/4,驻守贵州的军人及其家眷约有六十余万人,明初驻守广西的军人及其家眷也不少。这些举措(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扩大了明朝统治的疆域
C.消除了南方的民族矛盾D.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2024-05-10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08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上好课】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代万历年间绘制的《乾坤一统海防全图》是一组条屏式样的海防图,全图自广东沿海向东向北呈“一”字展开。清中期的长卷式沿海全图的分图顺序,多为“自盛京(今辽宁)至广东”,这与明人万里海疆“自粤抵辽”截然不同。这一呈现顺序的变化,最有可能是基于(     
A.王朝政治的差异B.制图技术的发展C.经济重心的变化D.外贸政策的不同
2024-05-08更新 | 340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天津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今形胜之图》,明代绘制,原图长宽115*100厘米。绘图标有“东方九夷、南方八蛮、西方六我、北方五狄”(该图包括两京十三省及周边地区,东至日本、朝鲜,西至今乌兹别充斯坦东南的铁门关,北起蒙古高原,南达南海)。图上标注府、州、县、卫、所及域外国家地区的各级地名近千处。制图学角度上,将运河和黄河混为一体、将乌江绘成长江的主流等显然是错误的。但它尽量利用图中空白,用简明文字把各地区的历史沿革和地理形势作扼要说明,尤其对边疆地区,如在东北女直地区注有“女直慎地。唐曰黑水,唐初乃臣服,置燕州黑水府。金太祖起此……迨入本朝,悉境归附,立都司卫所二百余,所治地方,止于东北,地与契丹相抗,以时朝贡”。

西班牙驻菲律宾的第二任总督基多·拉维查在马尼拉任职期间(1572~1575年),经由阅南商人处得到《古今形胜之图》,他将该图中的重要地名和说明文字译成西文,并呈现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该图成为欧洲人最早了解的中国地图之一、所载的文化信息使欧洲人对中国有了直观的感觉,因而受到重税。

——摘编自任金城《西班牙藏明刻《古今形胜之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古今形胜之图》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古今形胜之图》流传至西方的背景,并说明该地图的史料价值。
2024-05-08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8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7 . 明朝建立之后,大量“回回”军民进入南京城南区域,故此处不少地名与“回回”有关,如与“回回”职业有关的评事街(皮市街)、驴皮巷、大小牛首巷。此外,当地还有扇骨营、绒庄街、锦绣坊等地名。由此可见,当时的这一区域(     
A.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B.民族交融色彩鲜明
C.存在行业的集中现象D.市坊规划严谨细致
2024-04-17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8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上好课】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如图为我国明朝各时期朝贡贸易的统计图。据此可知,明朝(     

A.朝贡政策与世界动荡不安有关B.朝贡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C.朝贡政策体现了中国地位下降D.朝贡政策受到时局变化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281次组卷 | 5卷引用:押新高考第5题 明清时期: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屯田考》记载:“(洪武)二十九年,广西布政使言,新设南丹等卫,岁用军饷二十余万,有所征不能供,帝命置屯田,俾军士耕种。”此后,明朝在北部边境设立“九边重镇”进行军屯。据此可知,明朝政府(       
A.积极促进边疆的经济开发B.采取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C.努力应对频发的边患危机D.屯田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
10 . 明朝建立后,朝廷和蒙古部落多有冲突。隆庆和议后,明政府在大同等地划定马市,蒙古部每年以进贡的形式向明朝送来马匹,明朝则对其提供布匹、绸缎、铁锅、茶叶等物资作为交换。蒙古人还可以用这些物资折换成白银以换取草原所需生活物资。明朝这些做法有助于(     
A.海外贸易的发展B.蒙古社会的转型
C.政治认同的增强D.北部边防的稳定
2024-03-21更新 | 322次组卷 | 5卷引用:押新高考第5题 明清时期: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