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明太祖提出“盖驭戎狄之道,当贱其所有,而贵其所无耳”。明政府遂将西宁卫与西番茶马交易中“上马给茶一百二十斤,中马七十斤,下马五十斤”的比价降到“凡上马每匹四十斤,中马三十斤,下马二十斤”。明政府此举(       
A.以经济手段加强边疆治理B.实现了中央集权
C.保证了西南边疆经济稳定D.有利于民族交流
2023-11-09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令文臣额尔德尼,噶盖利用劳古文字母创制满文。满文创制成功后,立即应用于实际。发布指令文告。往来文书章奏议论以及记录档案等均据以书写。这一做法意在(       
A.巩固清王朝的统治B.增强女真族凝聚力
C.确保公文流通顺畅D.维护满蒙友好关系
3 . 俺答汗对明朝将领王崇古表示:“天子幸封我为王,藉威灵长北方诸酋,谁敢不听?誓永守北边,毋敢为患。即不幸死,吾孙当袭封,彼衣食中国,其忍背德乎?”上述材料说明(     
①归顺朝廷有助于稳固俺答的权位       ②俺答衷心认同于明朝臣属的身份
③册封的礼仪和事务由理藩院掌管       ④经济交流能够促进边疆地区安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03更新 | 33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明会典》卷三十七《茶课》中载:“盖西边之藩篱:莫切于诸番,诸番之饮食,莫切于吾茶”,所以要“严法以禁之,易马以酬之”,就可以“制番人之死命;壮中国之藩篱”。断匈奴之右臂”。在明朝统治者看来,茶马贸易(     
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B.扩大了明朝的统治疆域
C.利于维护大一统政治统治D.巩固了传统的宗藩秩序
5 . 如表是有关地方志中对于清代四川土著存留情况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     
江安县明季兵燹后土著仅十一二。民国《江安县志》卷一
高县蜀自明兵燹之后,户口凋残八九。同治《高县志》卷七
巴中县明末清初吾邑经红羊浩劫,土著仅十之二……则十之八名为客籍。民国《巴中县志》第二编
永川县遭献贼荼毒之后,土著复业仅十之二。光绪《永川县志》卷二
屏山县明季流贼屠戮后土著仅十之三。乾隆《屏山县志》卷一
A.明末疫疠导致四川地荒丁亡B.三藩之乱改变川地人口分布
C.外来文化占据移民社会主导D.人口结构易受政局变动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朱元璋起义过程中有一个口号:高筑墙,广积粮。明朝建立之后,重新完善长城防线,建成九边重镇。北部防线建设所余资金,用于沿海一带,从山海关到厦门,对着大海建筑边墙。这反映出当时(     
A.海防塞防并重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缓和
C.中外往来隔绝D.国策深受小农经济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记载,明朝两百多年间,曾十八次修筑(修补)长城。康熙三十年(1691年),时隔明朝最后一次修筑长城已近百年,工部提议康熙帝修筑长城,遭到康熙帝的回绝。康熙帝拒修长城主要是基于其(     
A.具有“天下一家”的民族观B.对明长城防御功能的贬低
C.推进政治统一的战略考量D.推行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朝初年,统治者除了沿北部边疆建立重镇,派兵驻守,还在附近地区设立马政机构,专管马匹的孳牧,各卫所、监苑牧军因地制宜地逐水草放牧马匹,为军需战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补充,成为明代作战的有力后备资源。可见,明代马政机构的设立(     
A.提高了军事动员的效率B.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C.密切了民族之间的关系D.适应了边防建设的需要
9 . 如图是明朝《大宁都司卫所分布图》(大宁都司辖区,包括今河北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部)等地区。图中“营州屯卫”“广宁屯卫”发挥的作用在于(     
A.抵御匈奴南下骚扰B.保障供给稳定边防
C.意图防范倭寇进犯D.保证九边军事防御
2023-10-07更新 | 30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稳派教育)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明朝前中期蒙古成为明朝边患。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贡市不遂而发动战争,劫掠边关,得到明朝通贡承诺后,率兵北撤,史称“庚戌之变”。据此推断,蒙古发动对明战争主要目的是(       
A.开拓市场与掠夺原料B.改朝换代定鼎中原
C.与中国争夺正统之位D.抢夺财物发展边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