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封授制度,命政教首领人物管理各自的地方。清朝赐封宗教首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名号,规定辖区及权限,设立驻藏大臣处理西藏事务。乾隆皇帝时提高驻藏大臣地位,西藏僧俗事务直属中央管理。这表明中央政府(     
A.坚持僧俗结合的行政方式B.对西藏的管理趋于严密
C.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D.重视边疆地区经济开发
2 . 清朝一入北京就表明要沿袭明朝的政策、制度,称为“法明”。当时明朝政治上常用的制度法令汇编为《大明会典》,成为清廷设置一切制度措施的指南。这种做法说明(     
A.明清两朝建立初期情形类似B.明朝制度措施适应清朝实际
C.清廷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D.清朝照搬明朝文化进行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朝中后期,北部边疆形势日益严峻,蒙古骑兵时常袭扰劫掠边地。1571年,明朝与鞑靼俺答汗终于达成和议,册封俺答汗等,恢复通贡关系,并同意蒙古人在大同、宣府等边镇与汉族互市贸易,听边民自相贸易。此后,“边境休息,……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戈”。这可用于说明(       
A.经济交流是蒙汉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B.明朝边患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C.蒙古草原地带首次纳入中原王朝版图D.明朝树立起中央政府的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哈佛中国史:元与明》一书中强调元明两代正值气候异常时期,历史学家称之为小冰河期。1368 年,元朝衰亡,明朝建立,处于小冰河期第一阶段的极寒期;1644年,明朝灭亡,正值这400年历史上记载的最漫长的严寒期的尾声。据此可以推断(       )
A.气候异常是朝代更替的根本原因B.气候异常对朝代更替无实质影响
C.地理环境决定人类历史发展进程D.气候变化对历史进程有一定影响
5 . 明代对西藏地方首领实行“多封众建”,册封地方宗教首领法王、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等名号,维持其已有的权势和地位。这说明,明代管理西藏(     
A.注重发挥宗教力量B.以政教合一政策为主
C.尚未重视流官作用D.对清代产生重大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史·土司传》记载说,土司“必假我爵禄,宠之以名号,乃易为统摄,故奔走唯命”,若朝廷调遣繁多,则“急而生变,恃功怙过,侵扰益深”。这(     
A.为边疆动乱埋下了隐患B.体现了明朝阶级矛盾尖锐
C.说明土司由明政府册封D.有利于强化对边疆的治理
2023-04-16更新 | 32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644年3月19日,大顺军从正阳门、德胜门人,经承天门步入内殿。大臣皆己逃散,崇桢带著太监王承恩上煤山瞭望,最后自缢景山,史称甲申之变。这一变局表明(     
A.清朝结束了明朝统治B.瓦剌南下终结了明朝
C.多尔衮打败了李自成D.明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被明朝册封为“顺义王”,明穆宗给俺答汗下诏说:“朕惟天地以好生德……视华夷为一家,恒欲其并生并育于宇内也。”由此可知,明朝中期民族政策(     
A.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B.消除了民族差异
C.开拓了明王朝的版图D.首创了册封制度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城:军事防御线或地理分界线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

材料三   远至秦汉,许多游牧民族南下长城。历史上金主阿骨打、蒙古成吉思汗都南越长城,明朝时蒙古人曾在1449年、1545年、1550年三次兵临北京城下,长城如同虚设。……长城由夯土变成砖石,城墙更加坚固,但防御效果并不理想。

东亚大陆东南面临太平洋,受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明显,而西北面远离太平洋,加上印度洋暖流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故中国西北部地区湿润程度越来越低。正是这种气候、地缘(区位)、地貌的综合影响,在距离递减规律的影响下,东南地区普遍温暖湿润,西北内陆地区普遍干燥少雨。这样的地理环境使东亚大陆北部地区为茫茫草原,西北地区也多干旱的沙漠戈壁,形成了农业文明与畜牧文明的对立。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长城与明长城的差异,并对长城的功能予以阐释。
2022-03-01更新 | 696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鸿唐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获得政权、巩固政权皆属不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形势图(1433年)

材料二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有学者侧重于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系列探索创新中寻找答案,也有的侧重于从“转折的1947年”发生的各种主客观事件分析。

——据魏宏运《中国现代史》、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长期以来明朝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来自哪个民族?并结合所学,列举明朝防范该民族、维持和平局面的主要措施。
(2)阅读材料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你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扼要论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