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明朝后期,皇室贵族大量掠夺民田,以致明末农民战争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清初推行“更名田”,承认了农民夺占明朝藩王庄田的事实。这表明(       
A.“更名田”消除了阶级矛盾B.农民战争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C.清初统治者接受了“均田免粮”思想D.人民群众的斗争推动了社会发展
2023-08-1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第四单元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正德年间都御史杨一清在上疏中奏:“以马为科差,以茶为酬价,使之远夷(为)臣民,不敢背叛。如不得茶,则病且死,以是羁縻之,实贤于数万甲兵,此制西番以控北夷之上策也。”材料表明茶马互市(       
A.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B.挽救了西藏人民性命
C.便利了中央对西藏的控制D.加强了中外之间的交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依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成祖迁都做出合理解释。

(2)提取图 2 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后金)迁都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朝建立之初,蒙元军队退守蒙古,这严重影响着明王朝的国家安全。面对倭寇的侵扰,明王朝并无多余的精力应对。对此,朱元璋只能通过一系列的禁海措施,以削弱倭寇的实力。这反映出明初(     
A.国家主权遭到殖民者侵犯B.禁海政策导致倭寇犯边
C.国家战略中心在内陆边疆D.统治者的海洋意识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朝中后期,北部边疆形势日益严峻,蒙古骑兵时常袭扰劫掠边地。1571年,明朝与鞑靼俺答汗终于达成和议,册封俺答汗等,恢复通贡关系,并同意蒙古人在大同、宣府等边镇与汉族互市贸易,听边民自相贸易。此后,“边境休息,……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戈”。这可用于说明(       
A.经济交流是蒙汉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B.明朝边患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C.蒙古草原地带首次纳入中原王朝版图D.明朝树立起中央政府的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据《皇明经世文编》载:“今天下一统,诸种番夷虽或出没,不足深虑:惟北虏动辄长驱深入,最为边患。”又据《皇明九边考》载:“当今四夷,北虏为急。”为此明朝统治者(       
①重修长城抵御蒙古兵南下                           ②明英宗北伐瓦剌
③与鞑靼订立和议                                        ④与蒙古和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朝时期,朝廷允许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土官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通过缴纳木头的方式获得升迁的机会。这一方式(     
A.加剧了官场腐败B.破坏了生态环境
C.提升了治理效能D.不利于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这一诗句反映的是下列哪次反侵略斗争(     
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左宗棠收复新疆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构筑长城并不是什么人突发奇想的结果,想象力要受时空条件的制约。材料中的时空条件从根本上看是(     
A.生态环境差异和农牧文明的冲突B.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低下的产物
C.历史发展进程和利益冲突的产物D.汉民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产物
2023-06-13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一模文综历史(火箭班)试题
10 . 明代对西藏地方首领实行“多封众建”,册封地方宗教首领法王、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等名号,维持其已有的权势和地位。这说明,明代管理西藏(     
A.注重发挥宗教力量B.以政教合一政策为主
C.尚未重视流官作用D.对清代产生重大影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