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0 道试题
1 . 黄宗羲认为,全国各级学校都应该通过“公议”的方式推选名儒担任老师,在特定的日子,天子和各级官员还要亲临学校,就弟子之列听讲,师儒可以就其行政失误提出批评。地方官员如果倚势欺凌老儒,学校的士子可以群起而驱逐之。该观点(     
A.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B.蕴含着一些朴素的民主色彩
C.顺应了强化监察制度的趋势D.揭示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危害
2 . 如表为明清徽州家谱的族规家训。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世间物可以益人神智者-书,敌凡于孙不可以不使读书。惟知读书,则识又理……可以数身云霄,卷舒六合。亦能保身保家。”绩溪葛氏《家规家试》
“读书责明理,我亦无师承。但喜读书录,《远思》为幸程。·……读书令具在,儿章为箴铭。”婺源萧氏(家藏·明理)
“子砂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能常与诗书近,则陶馆气质,涵养性情,扩充见识,增长神智。”新安汪氏(家训·勤读书)

A.宗族社会责任意识增强B.儒学研究成绩斐然
C.注重子弟自身素质培养D.科举及第观念强化
2022-05-25更新 | 26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汝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明代士人顾宪成认为:“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也说道:“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这反映出当时
A.心学成为社会思想主流B.八股取士阻碍社会进步
C.士大夫的济世安民情怀D.传统等级秩序受到冲击
4 .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B.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2020-01-01更新 | 1229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7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三)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5 . “虎溪三笑”是东晋时期儒士陆修静、隐士陶渊明和高僧慧远同游时的一出典故。宋元以来,文人墨客多以此为题创作《虎溪三笑图》。清乾隆年间,日本画家狩野美信所绘《虎溪三笑图》别出心裁,上半部分为人物面部特写,下半部分为全景图。由此可知,"虎溪三笑"题材的画作(     
A.体现了现实主义的风格B.反映了文化的传承与交融
C.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D.印证了“三教合一”的实现
2023-04-20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明末清初学者颜元曾评论道:“朱子遗风至今日,衣冠文士羞与武夫齿,秀才挟弓矢出,乡人皆惊,甚至子弟骑射武装,父兄便以不才目之,长此不返,四海溃弱。”“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据此可知,颜元(     
A.倡导经世致用的育人思想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倡导提高教育的社会地位D.主张实行反满兴汉的政策
2023-06-03更新 | 34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模历史试题
7 . 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据此可知,两者都(     
A.提倡“知行合一”B.主张以史为鉴
C.推崇“格物致知”D.强调社会责任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为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材料二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1598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辛集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巩固训练(4)历史试卷
9 . 明代学者王阳明曾对门人陈荣捷(字于中)说,你胸中原是圣人。面对陈的一再不敢当,王阳明进一步解释道,“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由此可以推知,王阳明的思想(       
A.蕴含有主体自觉意识B.强调对圣人智慧的传承
C.突显了良知实践合一D.着意于中庸之道的发扬
10 . 王守仁在江西镇压农民起义以后,在赣州等地制立.乡约",推行保甲之法。同时,以.民风不善,由于教化未明",在其所到之处兴建社学,延师教子。对此,下列王守仁的言论最能用于阐释上述做法的是(     
A.“四民异业而同道"B.“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C.“攻吾之短者是吾师"D.“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