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近现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1981年12月,全国台湾同胞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宣告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成立。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的成立(     
A.践行了“九二共识”B.旨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C.体现了两岸当局意愿D.阻断了“台独”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49年8月,陈云到上海调研市场问题,认为:上海的问题,是有无大米,有无棉花,而其关键是有无运力,把大米和棉花运进来。可见,上海市场问题实为(     
A.城市规划问题B.交通建设问题C.经济恢复问题D.物资供求问题
3 . 下表所示为1946年7月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情况。这反映了(     
项目共产党方面国民党方面比例
兵力127万人430万人1∶3.39
控制地区面积228.580km2731.172kmR1∶3.20
控制城市数量464个1545个1∶3.33
人口13606.7万人33893.3万人1∶2.49
外来援助0约13.3亿美元(1946年上半年)
A.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严峻性B.解放区根据地面积的缩小
C.国民党内战准备工作的完成D.国共之间实力差距的缩小
4 . 辛亥年八月十八日(10月9日)晚,湖广总督瑞激宴请张謇(1853一1926),张氏第二天的日记称,长江对岸的武昌草湖门外塘角新军营房,火焰冲天,“横亘数十丈不已”,“舟行二十余里,犹见光熊熊上烛天也”。张氏日记所述事件是(     
A.太平军攻占武昌B.汉阳铁厂动工C.义和团团民暴动D.辛亥武昌首义
5 . 国民大革命时期的中国极其落后,封建式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很不发达,产业工人的力量也很弱小,与此相联系,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基本上还停留在中世纪,也就是说中国当时缺乏中共领导革命胜利的经济基础、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材料可用于说明(     
A.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蔓延B.开展新文化运动的必要
C.中国共产党尚未走向成熟D.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有学者指出,国民党在江西统治力量的薄弱是工农武装斗争在江西猛烈发展的主要客观条件,而国民党在江西统治的加强,则是中央苏区丧失的主要客观因素。材料表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是(     
A.中央苏区在防御中的保守主义B.“左”倾思想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
C.中央苏区军事力量的急速下降D.国民政府在江西统治力量强化
7 . 清末,有时人说“犹是路也,向所指为弊政病国病民者,今乃视为利国利民之要举,已入外国之手,以全力争回而自办,各省既同时举行,而投资踊跃,不数月而股数已盈”。据此可知,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     
A.提高了民众兴办企业的热情B.推动国家资本进入铁路领域
C.增强了民众的民族国家观念D.受到了武昌革命运动的影响
8 . 1946年11月15日,“国民大会”在南京开幕,时人戏称这次大会是“党民大会”。对此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会议体现了党民鱼水情B.重庆政协精神得以贯彻
C.会议得到了民众的认可D.国民党代表占绝大多数
9 . 到1947年2月,经过八个月的作战,国民党军队损失了66个旅的正规军,国民政府在全国各大战场在战略上逐渐处于被动地位。为了改变这一不利战略的态势,蒋介石决定将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这意味着(     
A.人民武装力量已占明显优势B.解放战争进入到战略反攻阶段
C.解放区的战场压力有所减小D.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被粉碎
10 . 1947年7月,中共中央通过了毛泽东关于三颗战略棋子”的决议,即“两军过河,一军渡江”的战略构想。后来,这一构想因形势变化而演变成三军“品字形”出击中原。据此可知,中共中央当时考虑的问题是(     
A.战略防御B.战略反攻C.战略决战D.战略相持
2023-06-28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九)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