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世纪 60、70年代,总理衙门“分别办理在案”的国际活动如下表,上述材料说明当时(     

时间

名称

清政府的应对

1867年

法国巴黎博览会

总理衙门“行知三口及上海各通商大臣,并札行总税务司转饬各商遵照”, 政府并未派员

1873年

奥地利维也纳博览会

清政府指示海关派员负责从各通商口岸收集采购商品前往参展

1876年

美国费城世博会

清政府指示粤海关税务司赫政等人“就便派为在美国公会处所照料一切”, 并“将如许陈设之件送与议会作为施济之用”。
A.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清政府不断调适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C.清廷通过世博会拓宽中外贸易渠道D.外交活动有助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消廷和江宁将军都急欲恢复江南驻防旗营旧制。但地方督抚不愿以地方财政来供养驻防八旗,常以资金匮乏为由拖延执行清廷的谕令,敷衍江宁将军的重建要求,直到光绪二十四年江南驻防旗营旧制也未能完全恢复。地方督抚的行为反映出(     
A.清末中央财政权力的下移B.清廷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
C.官办军事工业资本积累不足D.江南旗营驻防地区经济萧条
2024-05-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夺取了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的修筑权,通过修筑和经营铁路,攫取沿路地区的开矿权等许多经济、政治特权。《国闻报》指出:“通中国之铁路,均属西人之铁路,路成而中国亦遂不国矣。”列强的这些举措(       
A.使清政府完全丧失铁路主权B.旨在扩大对华商品输出
C.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激化了侵华列强的矛盾
2024-05-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古代科举考试后相对固化的士绅阶层,在近代尤其是太平天国革命后,通过捐纳等非正常途径晋升士绅的人数迅速增长,形成“朝犹等于负贩,夕已列于缙绅”的局面。这说明(     
A.封建皇权统治彻底崩溃B.选官制度的与时俱进
C.传统四民社会已经瓦解D.政府对社会控制削弱
2024-05-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历史试题(辽宁卷)
23-24高三下·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建之初,“斯时风气未开,开始应者甚少,集股不易”,后在《申报》上刊出招股广告,详细记录了各项建局项目以及相应的预计股本花销情况,另外委托了全国各地商号、钱庄代为宣传和代收股金。这(       
A.说明政府放宽对私人办厂限制B.使得民用企业资金困难得到缓解
C.引发了投资创办近代企业热潮D.反映了洋务企业早期现代化尝试
2024-05-26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024·湖南·三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上折提议“速向英俄德诸国……恳其实力相助”。此后,在俄、德、法三国干涉下,日军退离辽东半岛,辽东半岛最终重回中国怀抱。为了酬谢,奕奏请清廷赏给三国使节“宝星”以示嘉奖。这一事件(     
A.说明清廷未改变天朝上国思想B.反映清政府深谙近代外交
C.体现了清政府外交策略的调整D.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2024-05-26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7 . 1860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上奏,称“地方困苦无资”“运转难艰”,请招民试垦呼兰所属蒙古尔山等地120万余垧。清廷准奏,先后开禁呼兰、三姓、宁古塔、绥芬河等地,并设置招垦总局。清政府此举(     
A.意在遏制日本的扩张势头B.将洋务运动推及黑龙江
C.缓解了地方财政紧张状况D.有利于北部边疆的巩固
2024-05-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热点核心卷(三)历史试题(新高考Ⅱ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53年,由于长江下游航运被切断,江苏地区出产的海盐不能运送到长江中上游。清廷特许“川盐济楚”,即将四川的井盐供给湖南、湖北、云贵等地。四川井盐的市场需求量的剧增,加上当时盐井技术条件的进步,使川盐的发展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这说明(     
A.列强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B.清王朝对地方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C.政治局势变化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D.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
2024-05-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
9 . 1862年,清政府设立同文馆翻译包括法学在内的西方著作;在洋务派创办的学堂里,《万国公法》被列为必修的课程;1905年9月,清廷正式宣布准予私立学堂专习法政。上述变革(     
A.维护了日益丧失的国家主权B.拓宽了科举制度的选官范围
C.适应了外交形势的迫切需要D.开启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77 年,张之洞、盛宣怀等在筹备中国通商银行期间曾强调:“他族视中国强弱者,以学堂、矿务、铁路、银行为根本,船坚炮利犹其次也。”由此可见,筹建该银行旨在(     
A.掌控国家的经济命脉B.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C.抵制列强的资本输出D.推动政府全面改革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