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中国的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时局,这(     

第一节 铁路权

一 东三省铁路       (归)俄国

十 北海南宁铁路       (归)法国

第二节 财权

一 全国海关税权       (归)英国

六 山东全省矿务权       (归)英德

第三节 练兵权

一 江南洋操       (归)德国

五 各省海陆军       (归)英国

A.表明中国近代边疆危机开始出现B.迫使中国社会掀起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
C.导致清朝政府迅速陷入崩溃边缘D.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 . 19世纪中期,为谋求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美国提出新殖民主义的“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主张“保全”中国的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19世纪末,面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实行排他性殖民政策的背景,美国在“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基础上,提出了妄图以“自由贸易”“公平贸易”原则打破列强垄断在华利益,实现美国间接殖民中国的(     
A.“门户开放”政策B.“门罗主义”口号
C.“泛美同盟”主张D.“印太战略”构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4年5月,大清王朝外务部批准济南正式开埠。同年,《东方杂志》撰文评论道:“德国尝以独占山东全省利益,屡向北京政府要求权力,其所经营者,著著进步……遂将济南、潍县、周村三处开为商埠,俾利权不致为德人所垄断。”这可用于说明清政府自开商埠(     
A.出于抵御帝国主义瓜分的考量
B.阻断了列强抢占租借地的潮流
C.旨在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状况
D.回应了全世界华人的舆论呼声
5 . 1897年,德国出兵占领胶州湾,总理衙门两度求助俄国未果。11月,俄国主动提出“助华”,并派遣军舰进入旅顺、大连,俄皇表示:“俄舰借泊,一为胶事,二为度冬,三为助华防护他国占据。”据此推知,俄国的这一行为(       
A.促使清政府加强海军建设B.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
C.加重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D.证明“以夷制夷”策略有效
6 . 下图是1907年7月10日《时报》刊载的一幅名为《协约》(1907年,俄、英、法三国缔结协约,后来日本也加入)的漫画。该漫画主要反映出
A.近代中国的沉沦B.英日对华政策存在分歧
C.国人视野的拓展D.中国外交逐步融入世界
7 . 列强在华设立的邮政机构统计表     单位:处
年份
国别   
18701879190619131918
英国28141420
法国12141321
美国111114
俄国5518119
德国2141240
日本717129140
总计42565187344
——据《中国近代邮电史》
上表数据的变化反映出,20世纪前期(     
A.列强实力对比急剧变化B.中国邮政事业较快发展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D.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加剧
8 . 列宁在论及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时写道:“日本……试图在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打开缺口,而当它发现这块肥肉的时候,一下子就被英德法俄以及意大利的资本家抢走了。”这表明列强
A.在中国展开利益角逐态势B.开始觊觎中国边疆领土
C.对外资本输出的强烈要求D.侵华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9 . 1897年1月,法国公使施阿兰在给国内的信件中写道:“这个时刻来到了!今天,工程师和银行家取代海陆军成为了中国的征服者。”这一观点反映出,当时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方式B.列强不再谋求侵占中国的领土
C.清政府已完全成为了洋人的朝廷D.法国放弃了对中国的军事侵略
2022-04-30更新 | 5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生学科能力诊断历史试题
10 . 中国近代爱国人士谢瓒泰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该诗反映了
A.鸦片战争失败教训B.沙俄侵占大片领土
C.中国边疆地区危机D.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