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0 道试题
1 . 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三元里抗英斗争B.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2017-08-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孙中山说:“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孙中山这一认识基于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3 .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两者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A.斗争的侧重点上B.失败的根本原因上
C.失败的客观原因上D.运动的阶级基础上
4 . 甲午战后,“忧时之士感栗危惧,深怵亡国灭种之痛,于是________运动一时大起,继之以________运动,皆风靡一时,二者虽背道而驰,而其意在救亡则同也。”文中横线处的文字分别是(       
A.维新 义和团B.维新 新政
C.新政 预备立宪D.太平天国义和团

5 . 材料中国近代史教材观点对比(节选)

《资政新篇》在外交方面规定,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平等往来,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但外国传教士等“不得擅入旱地”,“不得诽谤国法”,即不得干涉太平天国内政;而且提出要同外国竞争,“与番人并雄”,希望迎头赶上和超过外国。

——郭豫明主编《中国近代史教材》(增订本)

19世纪90年代,这个反朝廷的秘密团体(义和拳)呈现出了排外色彩,它发誓要杀死外国人及其中国帮凶。……拳民称外国人“大毛子”,中国基督教和从事洋务的人认为“二毛子”,所有“毛子”都要斩尽杀绝。……由于排外,拳民宁用旧式的刀矛,而不要枪炮。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第六版)

比较上述左右两份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政新篇》和义和团对待西方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要求:指出明确清楚;分析原因角度合理、充分)

2017-08-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康中学、于都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前其口号是“反清复明”;兴起之后其口号是“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余部又提出了“扫清灭洋”,下列对这一口号的变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A.农民阶级开始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斗争
B.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C.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加深
D.义和团没有科学的斗争目标
7 .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谈到近代某历史事件时说:“(该事件本质上是)从爱酮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他谈及的是                              
A.义和团运动B.维新变法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8 . 义和团运动中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
A.阶级矛盾空前激化B.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C.政府与农民矛盾缓和D.农民爱国热情最高
2016-11-18更新 | 7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哈三中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演变过程是(       
A.剿灭——招抚B.剿灭——招抚——镇压
C.招抚——镇压D.招抚——剿灭——出卖
2016-12-12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列对义和团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朴素的爱国激情B.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C.得到部分政府官员的支持D.没能进入京津地区
2016-11-18更新 | 8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北省蔚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