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1900年4月,梁启超评价义和团为“莠民招乱”“暴徒窃发”。7、8月间,则认为义和团“一呼而集者数十万人,赴死军前,曾不返顾”,“以抗御普世界中显赫之众强国”。梁启超对义和团评价的变化反映了
A.义和团运动有利于民主意识觉醒B.义和团运动斗争方式趋于落后
C.维新派与义和团的目标日益相同D.义和团运动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宣战上谕”:“与其苟且图存,贻害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御令各省督抚招抚义和团御侮。同时又电令驻外使节向各国政府说明,“即不自量,亦何至与各国同时开衅,并何至恃乱民以与各国开衅”,这些“乱民”还是要“相机自行惩办的”,请求各国“深谅”。上述行为反映了清政府
A.注重反帝斗争的技巧B.反对慈禧归政光绪
C.沦为帝国主义代理人D.操纵和利用义和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99年春季,总理衙门将处理教案的权力逐级明确地下放到地方官手中,并规定“议定地方官接待教士事宜数条如下:分别教中品秩:如主教其品秩既与督抚相同,应准其见总督、巡抚……其余司铎,准其见府、厅、州、县之官,亦按照品秩以礼相答”。这些规定使得官员在处理民教纠纷时
A.往往被教会势力挟制B.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C.有效地保护国民权益D.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孙中山指出:“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材料表明
A.“庚子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B.孙中山主张“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
C.《辛丑条约》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D.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伟大力量
2020-04-26更新 | 939次组卷 | 31卷引用:第15讲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5 . 对于义和团运动,陈独秀在不同时期的评价不尽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独秀认为,产生义和团这个怪物,原因在于:第一、道教;第二、佛教;第三、孔教;第四、以儒释道为精神的中国戏剧;第五、“仇视新学妄自尊大的守旧党”。由这五个原因,“造成了义和拳大乱;以义和拳大乱,造成了一块国耻的克林德碑”。“……照上列的事实看起来,现在中国制造义和拳的原因,较庚子以前,并未丝毫减少,将来的结果,可想而知。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要想义和拳不再发生,非将制造义和拳的种种原因完全消灭不可”。

——摘编自《克林德碑》,《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5期

材料二   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排外,看不见义和团排外所发生之原因——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杀死德公使及日本书记官,看不见英人将广东总督叶名琛捉到印度害死,并装入玻璃器内游行示众!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损害了一些外人的生命财产,看不见帝国主义军事的商业的侵略损害了中国人无数生命财产!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杀人放火的凶暴,看不见帝国主义者强卖鸦片烟、焚毁圆明园、强占胶州湾等更大的凶暴!……义和团诚然不免顽旧迷信而且野蛮,然而全世界(中国当然也在其内)都还在顽旧迷信野蛮的状态中,何能独责义和团,更何能独责含有民族反抗运动意义的义和团!

——摘编自《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向导周报》1924年81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此时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并分析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近代某一时期,民间有提出“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等主张。这些主张最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时期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D.义和团运动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英国人赫德承认义和团运动是“一个纯粹爱国的志愿运动,其目的是使中国强盛起来,以实现中国人的计划”,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
A.排斥外来文明B.具有民族救亡色彩
C.行为过于激进D.得到英国政府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2019-01-21更新 | 710次组卷 | 46卷引用:专题五考点14国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C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二十世纪中国,西方因其帝国主义侵略行径而受到仇视,又因其掌握聚集财富和增强国力的秘密而受到推崇,这样一来,同时攻击西方侵略行径及其近代化秘密的义和团,有时大受称赞,有时则遭到痛斥。”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说明
A.义和团的行为自相矛盾
B.观察角度影响研究结论
C.史学研究难以获取真相
D.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2018-07-27更新 | 845次组卷 | 17卷引用:专题五考点14国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B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10 . 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坚决捍卫了民族尊严
B.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C.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
D.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2017-12-13更新 | 197次组卷 | 19卷引用:课时11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与辛亥革命-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