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记载:“山东义和团,非欲谋乱也。平日受侮教堂,久已痛深骨髓。自德(国)人占据胶州湾,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借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地方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遂令控诉无门,保全无术,不得已自为团练,借以捍卫身家。”这表明
A.中西文化领域矛盾尤为激烈
B.清政府严控列强的传教活动
C.地方官纵容义和团抵抗侵略
D.民族危机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因此,它的“惨败是极自然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具有空想性
B.革命任务不明确
C.目标不清晰
D.指导思想不科学
2019-03-26更新 | 311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铁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2019-01-30更新 | 1633次组卷 | 28卷引用:易错点02 近代中国的政治-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2019-01-21更新 | 710次组卷 | 46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这反映义和团
A.极端排外情结
B.盲目排斥洋货
C.滥杀无辜百姓
D.维护传统社会
2019-01-09更新 | 163次组卷 | 26卷引用:青海省玉树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全面赞扬与肯定
D.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2019-01-01更新 | 342次组卷 | 5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00年,天津义和团运动进入了高潮。当时“(天津)官勿论大小,民勿论男妇,大概信之者十之八不信者十之二”。人们便此“喜相告曰: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在此一举,今而后,海内肃清,升平有日”,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具有反帝爱国主义性质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得到全国民众的广泛支持
2018-12-03更新 | 528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而袁伟时教授却说:“……毁电线、折铁路、烧洋货……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两位教授评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A.三元里抗英
B.反割台斗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A.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2018-10-11更新 | 635次组卷 | 4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地区岭呼玛县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鲁迅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中曾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