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关于材料中所指的“暴乱”,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暴烈的排外行动中蕴结着经济意识B.“仇教”中蕴含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
C.历史的局限性掩盖了民族的正义性D.强烈的御侮心同陈旧的天朝观结合
2023-11-20更新 | 286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致使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在反洋教斗争中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该运动(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色彩B.粉碎列强瓜分中国企图
C.深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D.加速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晚清时期,山东教案(又称反洋教斗争)频发,面对洋人、教士的侵略与违法行为,山东形成了包括封建官员、地主士绅、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城市平民、吏役兵丁、无产者等的反洋教大联合。由此可见(       
A.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B.清廷中央集权式微
C.传统文化排斥洋教文化D.中外民族矛盾深化
4 . 1898年,直隶各地义和团运动兴起。直隶省府向有关州县调派军队进行震慑,劝谕义和团解散。各地方官对义和团的弹压审慎而有限,有少数地方官暗中对义和团采取庇护态度。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社会性质的变化B.中央权力的下移C.民族危机的加深D.八国联军的侵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义和团运动期间“拳民”拟定了一份“和约”,部分内容如下:日本将台湾、德国将胶州、俄国将大连湾、英国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和运往外国者加倍收税。据此可知,这份“和约”反映了(     
A.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转向强硬B.《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社会现实
C.根植于阶级和时代的爱国情感D.中国社会各阶层共同的思想认识
2023-10-11更新 | 471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学术情境——时人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的记载大不相同。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写道:(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晚清大臣刚毅记载:“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主剿义和团的劳乃宣写道:“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教民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


如何理解上述史料的解释?
2023-09-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讲晚清民初中国人民的抗争与国家出路的探索(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7 . 义和团运动:评价: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____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由于没有____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它展现了中国人民____的牺牲精神。
2023-09-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7课学习讲义
8 . 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____联合镇压。
2023-09-1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7课学习讲义
9 .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主要事迹:____阻击战、____保卫战。
2023-09-1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7课学习讲义
10 . 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先________
2023-09-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7课学习讲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