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制作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辛亥革命历史的时间轴。


材料二   革命的风暴在推动政权更替的同时,南京临时政府为推动社会改良采取了不少政策与措施,……无数头颅所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所有卑贱、颓度、放荡行为,有些减少,有些完全消灭了”。民国初年,社会上一时出现了朝气蓬勃的新气象。

——摘编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


(1)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①②两个时间点发生的历史大事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
2 .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职成,旧官职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清政府统治腐败,社会乱象
B.辛亥革命后,文明开化的习俗被社会完全接受
C.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D.民国初期,新旧交替的社会百相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了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在这众多的矛盾中,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单一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而转化成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革命就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大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民族危机和社会主要矛盾激化的必然产物。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社会发展,造成了近代中国的深重灾难和贫穷落后。因此,中国革命的对象“不是别的,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但它决不能容忍外来的侵略和掠夺。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底蕴,曾经创造过灿烂的东方文明的民族。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入的加深,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国家状况越来越糟。

辉煌的过去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志士仁人,首先觉察到了这种危机。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

——摘编自张洪波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


举例说明1840-1912 年中国社会各阶级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要求:选择三个阶级各举一例即可)
2022-12-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这些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是指(     
A.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B.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C.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2022-11-28更新 | 34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2015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5 .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被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别人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2022-11-03更新 | 944次组卷 | 5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武昌起义发生后,最早对其用“革命”来称谓并且连续密集报道的是《民立报》。1911年10月13日,《申报》开始持续报道辛亥革命,此后,各地报刊纷纷刊载相关消息。事发一个月后,即有专论此事的《中国革命史》出版,《中国革命史》提出:“此次革命甫越数星期,响应之地已非一处。”上述史实说明(     
A.辛亥革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B.辛亥革命促进近代报刊兴起
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民国政府注重舆论宣传
2022-10-02更新 | 485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这说明(     
A.洋务运动依然维护封建统治B.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C.辛亥革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D.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8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 年……第二次发生于 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 1949 年。”其中第二次“革命”的重要成果是(     
A.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B.沉重打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C.推翻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2-08-28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地区岭呼玛县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学者认为,清末十年,新政、立宪与革命三种社会运动,分别体现出“变事”“变法”和“旧邦新造”的三级定位层次。终清之际革命运动的最后收功,对于新政和立宪运动来说,是“三国归晋”;对于清末所有社会政治运动来说,是“万流归宗”。该学者强调辛亥革命(     
A.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B.彻底推翻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
C.使社会面貌发生了质的转变D.调和了资产阶级各派别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著名学者陈旭麓指出:“(辛亥革命)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据此可知,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的最大贡献在于
A.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