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在古代典籍《礼记》和《礼仪》中都特别强调宴礼的意义在于明尊长,别贵贱。但辛亥革命后,在一些盛大的鸡尾酒会上,不设座位,宾主在宴会上可以自由走动、交谈、选取食品。这表明(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发生新的变化
C.辛亥革命促使社会习俗发生新的变化D.鸡尾酒会是按《礼记》的要求举办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华书局印刷所在辛亥革命后诞生,率先出版中华民国小学语文课本以打开局面,以致“开业之后,各省函电纷驰,门前顾客坐索,供不应求,竭力应付,基础于是乎立”。据此可知,中华书局的发展(     
A.推动教育事业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B.顺应了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启蒙潮流
C.利用特殊外部环境带来的短暂契机D.得益于一些政治束缚和障碍被扫除
3 . 辛亥革命后,民众,尤其是农民,并没有翻身解放的欢愉,反而徒增强制剪辫的担忧和纷扰,皇帝没了, 就没有王法的逻辑,在底层社会广泛流行。这表明辛亥革命(     
A.扫除陋习成效初显B.缺乏土地革命纲领
C.预期目标并未实现D.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2022-02-1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西宁新华联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同盟会会员吴玉章在《辛亥革命亲历记》中称:“(农历辛亥年)在共和名义下发生的争夺权力的事件,只要夺得权力的人仍旧表示拥护共和,哪怕他有残杀革命分子的血债,也没有人去追究他。”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组织尚未建立B.革命潜伏失败危机
C.民主共和深入人心D.妥协策略行之有效
2022-12-0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2-2023年高一12月月考(选科调考)历史试题
5 .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主张取消农历纪年,政行公历纪元,他在1912年2月20日的《临时大总统布告》中声明:“现在共和政体业已成立,自应改用阳历,以示大同。”这一改革(     
A.表明孙中山对农业缺乏关注B.反映出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说明民国初年习俗严重西化D.有利于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2022-09-2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辛亥革命后,中国男子的日常服装既有传统的长袍、马褂,也有新式中山装与西服。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社会生活逐渐近代化
C.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国人普遍接受西方文化
7 . 辛亥革命后,曾任护国军第一梯团长的刘云峰说:“尔时云南将,均系辛亥革命旧人,自袁氏之筹安会起,莫不义愤填胸,与推翻满清精神是一致的。各将领时常集议,咸欲举兵讨此叛逆”。因此,当袁世凯一宣布称帝,云南就首举义旗。这折射出当时(     
A.护国运动拥有广泛群众基础B.复辟帝制违背了时代潮流
C.民众普遍接受民主共和观念D.云南具有民主革命的传统,
2022-12-2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鼎尖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均为中华民国的国旗。从下面的变化中可知当时的中国革命
十八星旗(武昌起义后
采用,代表内地十八省)
五色旗(1912年采用,代表
五族共和、五行、五德等)
青天白日满地红(1925年采用,代表光明磊落、
坦白公正、三民主义、民主自由)
A.以反清排满为主要革命目标B.思想混乱,缺乏统一认识
C.社会主义革命特征逐渐明显D.民族、民主革命结合逐渐完善
9 . 如表是“外国人对辛亥革命的态度”统计表,此表可用于研究(     
外国人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张玉法《外人与辛亥革命》)
国籍
直接参加者2200751
协助4400227
同情1512392
不详0500104
总计7161214614
A.民族危机的加深B.西方列强在华的关系
C.瓜分中国的狂潮D.辛亥革命的世界影响
2024-04-2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下学期四月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10 . 南北议和时,孙中山决定让位于袁世凯,遭到部分激进派革命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以袁世凯其人,他日必将由“大总统”进而为“大皇帝”,复辟帝制。但是,终究还是孙中山说得对:“覆之自易。”以上材料旨在说明(     
A.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B.辛亥革命后专制主义仍阴魂不散
C.袁世凯未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D.激进派革命党人看清了袁的本质
2023-11-24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