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1899—1918年,中国国内出现了多篇《共产党宣言》的译文,译者主要采用片译、段译和摘译等方式进行翻译;翻译的内容也被夹杂在社会进化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中传播。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文学革命方兴未艾B.国人尚未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
C.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兴起D.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2023-03-28更新 | 232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文)试题
2 . 1963年董必武畅游嘉兴南湖,回忆起四十二年前的往事,挥笔提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这一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中共“一大”C.国共合作D.国民大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1年,中共一大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1922年,中共二大纲领明确提出: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决定开展土地革命B.受国共合作的影响
C.决定放弃暴力革命D.对国情的正确认识
2023-01-07更新 | 441次组卷 | 59卷引用: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公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如表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部分活动。这说明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时间部分活动
1922年1月组织并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2月开办上海平民女校,培养妇女运动的骨干
1922年5月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2年7月在广东海丰县成立第一个秘密农会
1922年9月组织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A.坚持贯彻扶助农工政策B.积极参与国民革命运动
C.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斗争D.教育发动群众进行革命
2023-01-07更新 | 3320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9年7月苏俄政府对华公开宣言,愿意援助中国摆脱外国压迫,次表示废除以往沙俄与中函所答密约、放充庚子赔款和所有在华权益……苏俄的这做法对中函激进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的亲俄之风甚嚣尘上。”“亲俄之风”表现在(     
A.青年学生要求“废除二十一条B.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
C.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D.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6 . 新文化运动前期,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相互角逐,马克思主义被淹没在其中。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这一变化(     
A.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B.说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C.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D.反映学习俄国革命已成共识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包括清政府军队里的爱国将士表现得很英勇,浴血搏斗,直至战死疆场。但是,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还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未形成整体的斗争合力。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等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中国人民以伟大的觉醒铸刻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烙印。

——摘编自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

材料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促使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战后,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这种意识转化为争取民族独立的行动,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20世纪60年代末,新独立的国家已有69个,此后增加到120多个。大批民族国家的独立,造成了帝国主义全球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新兴的民族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与五四运动前的斗争相比,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的斗争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并指出其国际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族觉醒意义的认识。
2022-08-30更新 | 242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考试历史试题
8 . 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之后,社会改造运动变成了一个主流,人们不是从顶层设计,不是从政党政治来讨论中国的命运和改革,而是从社会基层改造的角度来理解中国,把中国当作一个新的改革的对象。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A.成为民主革命的分界线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D.奠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2022-08-16更新 | 806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统计,1917年至1922年,《曙光》《新社会》《劳动界》等报刊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达237篇,其中在五四运动后发表的为223篇。《新青年》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两年间,共刊登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文章137篇。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五四运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马克思主义宣传力度不断加强
C.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即将到来D.知识界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10 . 1928年到1930年,左联文化工作者翻译和出版了马恩著作近40种,列宁著作14种。此外还翻译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几乎都有中文译本,有的甚至出现几种译本。这股译介热潮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顺利进行B.为革命人民提供了思想武器
C.为我党根据地建设提供指导D.使马列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