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4年4月初,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制定了农民运动计划,组织了农民团体,开展农民运动。5月初,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又议决成立了农民运动委员会以“辅助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部进行农民运动”。这反映出(     
A.国民党极力推动“训政”B.土地革命的蓬勃开展
C.工农联盟的政权逐步建立D.新三民主义得到贯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这次运动(     
A.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范围D.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这次行动)由广东出师,按照既定战略计划,先进军湖南、湖北,又开辟江西、福建,后分兵东进浙皖苏三省,十个月的时间里攻占了近半个中国,歼敌数十万人,取得重大胜利。这次行动(     
A.推动了国共两党的首次合作B.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使中国的革命转危为安
4 . 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废除私有制”。同时规定,在政治斗争中,党要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这反映了(     
A.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B.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C.中共立足国情作出决策D.中共不认可苏俄道路
5 . 1919年5月28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关于“学生罢课之后”的新闻:一、每逢单日印刷白话传单,随地分发;二、组织露天演说团,唤醒同胞发挥爱国精神。这说明当时(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机成熟B.中共积极组织学生运动
C.五四运动注重唤醒民众D.知识分子反思西方文明
6 . 1920年“五一”节前后中国部分知识分子的活动。这些活动反映出(     
北京李大钊主持北京大学理科纪念“五一节”活动。何孟雄等8名同学乘汽车游行,沿街散发《劳动宣言》。
北京大学平民演讲团走向街头宣讲五一劳动节的历史和意义。
邓中夏赶赴长辛店铁路工厂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演说
上海4月18日,陈独秀参加工界7个团体发起的“世界劳动节纪念大会”筹备会,发表关于劳工问题的演讲。
5月1日,冲破反动当局和帝国主义势力阻挠,召开了庆祝大会,发表《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动政府的通告》
A.工人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B.共产党积极组织工人运动
C.为国共合作提供舆论准备D.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毛泽东和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谭平山曾联名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发出建议:“应联合商民、学生、农民、工人并引导他们到党的旗帜下。从人民中建立的新军队将用新的方法和新的友好精神捍卫民国。”由此可知,他们的主张(     
A.要求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B.憧憬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C.强调团结一切力量抗日救国D.旨在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8 . 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进行了探索。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毛泽东经过反复比较和鉴别,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坚定地指出:“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两者想法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成长经历不同B.阶级属性不同C.革命任务不同D.奋斗目标不同
9 . 孙中山曾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要设法使他不沉下去……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苏俄这根稻草………我只好抓住他。”这段话的背景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后B.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
C.中日签订“二十一条”D.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10 . 1915年,陈独秀认为“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1920年,陈独秀强调“物质的自我扩大是子孙、民族、人类”,从个人主义转向民族主义,强调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这一变化直接缘于当时(     
A.新的民族危机爆发B.民主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个人主义走向极端D.传统的伦理结构已被打破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