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7 道试题
1 . “它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理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正确地制定了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这使党能够团结各民主阶级的力量,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大大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做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这里的“它”指的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
2 . 下表是五四运动时期出现的部分期刊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刊名

创办者

创刊时间

停刊情况

主要内容

《秦劫痛话》

旅京陕西学生团

1919

不详

痛陈人民疾苦

迈进

汉中的旅京学生

1919

第15期后停刊

以砥砺学行,改良弊政为宗旨

《秦钟》

旅京陕西学生联合会

1920

6期后停刊

唤起自觉,介绍新知

《秦铎》

陕籍旅沪学生

1920

半年后停刊

反对旧制度,宣扬民主自由

《共进》

陕籍北京大学学生

1921

1926年停刊

宣传新文化、新思想

《贡献》

南开大学的几位陕西学生

1922

4期后与《共进》合刊

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教育革命

《新群》

上海大学陕西同乡会

1925

不详

宣传共产纲领,反帝反封建
A.陕西成为进步思想的中心B.北洋政府压制爱国学生的言论
C.探索救国之路是时代旋律D.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密切结合
3 . 李大钊明确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即非仅中国之问题,乃世界之问题也。帝国主义已至一定程度,将来中国革命成功之一日,即世界问题解决之一日,即世界革命成功之一日”。这一观点体现出(     
A.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任务的确立B.“五四运动”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C.李大钊对世界历史的观察和研究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迅速
4 . 1919年,中国社会各界对山东尤为关注,全国各大报纸如《晨报》等发表文章,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德国强占胶州湾B.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C.列强侵略的加剧D.袁世凯签订了“二十一条”
5 . 五四运动时期,有识之士指出:中国是“万国的市场”,没有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机会,“温情主义”的改良完全是幻想,“共和政治为少数资本阶级所把持”也行不通,要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采取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其意在强调(     
A.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性B.转变探索道路的必要性
C.改良道路破产的必然性D.开展国共合作的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早期共产党人面对革命形势,认为“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要斩断其头脑,炸裂其心腹,主要是靠城市工人阶级最后的激烈斗争——武装暴动。”这表明早期中国共产党(     
A.努力争取合作抗日的领导地位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暴力革命
C.独立自主逐步由幼稚走向成熟D.积极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逮捕、大屠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大批优秀中华儿女倒在了反革命的血雨腥风之中,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由此我们得出的教训是(     
A.必须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B.把反封建作为革命首要任务
C.表明第一次国共革命已失败D.开辟以农村为主的革命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黄埔学生军参加了棉湖之战并取得胜利,廖仲恺在召集学生军全体官兵大会上讲到:“我们的革命军不过接受了四个月的训练而能取得此成绩,可与黄花岗烈士媲美”。这体现出黄埔军校(     
A.为国民革命胜利奠基B.促进国共合作的实现
C.使国民革命潜伏危机D.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
2023-04-11更新 | 403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云南、黑龙江、吉林、安徽、山西五省通用)-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9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提出:“在中国的资本主义所代表的历史阶段实现之前,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丧失其历史的进步意义;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历史又以客观现实限制了主观愿望。中共一大到二大的转变便是明证。”作者意在强调(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合理性B.社会主义革命的迫切性
C.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先进性D.中国国情特殊性复杂性
10 . 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五四运动(     
A.使中国社会性质根本改变B.拒绝了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推翻了腐朽清政府的统治
2024-01-24更新 | 35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