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8 道试题
1 . 如图为中共革命活动在不同时期的地理特征,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革命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B.中共依据革命形势变化调整工作策略
C.地理环境影响国共对峙局面D.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5年,著名学者舒新城由南京出发,沿长江进入四川。自踏入夔门,使其“最感不快的”,“就是在新闻纸上得不着新闻”,重庆出版的《新蜀报》上的消息竟比上海的报纸晚了十几天,而它还是川东地区“消息最灵通的”报纸。这说明当时中国(     
A.地域文化差异较为显著B.新闻传媒近代化遭遇阻碍
C.时局动荡影响社会发展D.信息流通呈现出了新景象
2023-05-10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34年,学术界围绕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性质展开论战。 甲方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农村已占优势,今日中国的农村问题已经是一个资本问题。乙方认为中国的农村还停留在半封建的阶段,今日中国农村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一个铲除封建秩序的土地问题。材料反映出(       
A.二者的共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B.二者争论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产生
C.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
D.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4 .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第9号布告,申明“现本政府……特举行募集短期的‘革命战争公债’六十万元,专为充裕战争的用费”,规定“公债利率定为周年一分”,并郑重承诺,“本项公债规定半年还本还息,以1933年1月起为还本息时期,届时本利同时兑还”。这些措施(     
A.有利于土地革命的社会动员B.配合了红军战略转移
C.缓解了日军对根据地的破坏D.推动了联合政府成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6年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行政首脑,行政院对总统负责,行政院下属各部首长由总统任命。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机关,但所提法律均需先经过行政会议议决,总统对立法院的决议有权提请复议、这一规定(     
A.推动了共和制民主化进程B.暴露了国民政府一党专政本质
C.践行了孙中山的宪政思想D.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政治基础
6 . 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将《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的规定,改为“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及公共土地”。这一改变旨在
A.区别对待地主阶级B.应对国民党“围剿”
C.扩大革命群众基础D.巩固井冈山根据地
2020-03-27更新 | 654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0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政府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最早是1896年选拔13名学生赴日留学。1899年各省派赴日本留学的已有一百多人。1903年留日中国学生达1300多人。1905一1906年,中国人留学日本的数量猛增到8000多人,留日热潮达到高峰。20世纪初的中国留日学生学习的专业,从政治、文史、军事到理工、农、医,以至音乐、美术,应有尽有。他们通过创办报纸杂志、编译出版书籍等方式,把来自西方和日本的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经过自己的消化改造,再向留学生和国内知识青年广泛传播。

——摘编自王晓秋《二十世纪初为何出现留日热潮?》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高度关注苏联经济建设,甚至形成一股“苏联热”。显然,人们惊异于苏联经济的高速增长,并将其与停滞的中国经济相比较,钦羡之情油然而生。尤其是时人普遍将苏联经济的此种快速发展归功于计划经济体制,所以,苏联计划经济成为大家在报刊上讨论的焦点话题。

——摘编自阎书钦《1930年代国统区报刊对苏联经济建设的评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中国留日热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中国留日热潮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苏联热”的原因。
2023-04-25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百校联盟2023届高三4月联测(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某时期中共的宣传口号先后包括:“苗人下山来与汉族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苏维埃分田地牛羊粮食房屋财产给回番穷人”等。这些口号
A.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B.扩大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范围
C.推动国共关系走向彻底破裂D.有利于红军战略转移的实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红军长征途中,在西南地区留下不少灵活简洁的标语口号:
地区宣传口号
广西龙胜县共产党是主张民族平等、民族自治、解放弱小民族的!
四川省阿坝藏区遵从回番民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信仰自由!
贵州省镇远苗民们,不要怕,红军保护苗人,主张苗人汉人一律平等,不准哪个压迫苗家!
上述口号(     
A.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B.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革命
C.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D.赋予了少数民族以平等的权利
10 . 中央苏区机关报《红色中华》(1931-1934)有关苏联的报道统计
报道内容篇数
苏联社会主义伟大成就232
国际反帝拥苏                    218
马克思列宁主义                 13
《红色中华》苏联叙事(     
A.丰富了反围剿斗争的经验B.塑造了中共的革命形象
C.扭转了中央苏区发展态势D.普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024-03-08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