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2 道试题
1 . 毛泽东在总结民主革命的经验时指出:“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我们过去就是由先生抓着手学写字。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5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这一认识旨在(     
A.肯定武装斗争的重要性B.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重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D.借鉴苏俄革命的成功经验
2022-12-28更新 | 733次组卷 | 12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红军长征途中,在西南地区留下不少灵活简洁的标语口号:
地区宣传口号
广西龙胜县共产党是主张民族平等、民族自治、解放弱小民族的!
四川省阿坝藏区遵从回番民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信仰自由!
贵州省镇远苗民们,不要怕,红军保护苗人,主张苗人汉人一律平等,不准哪个压迫苗家!
上述口号(     
A.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B.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革命
C.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D.赋予了少数民族以平等的权利
3 . 中共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创(1927年10月)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背景: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认真分析了国情,决定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2)时间:1927年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意义:点燃了____________________,推动了全国其他地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意味着中共找到了革命的__________道路。
(2)根据地建设
1)土地改革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废除______________和债务。
本质:将地主土地所有制,改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是__________的变革。
意义:农民___________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土地,调动了__________,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发展,为工农武装割据和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奠定了__________
2)军事建设:反围剿斗争
1930年到1931年秋,在毛泽东领导下,采取__________主力、__________深入的策略,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政权。
3)政权建设:
背景: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推动____________的需要。
时间: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____________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了宪法大纲,毛泽东委主席、朱德为军委主席。
意义:_________群众斗志,推动革命运动进一步发展。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依据: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
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标志:《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井冈山的斗争》(192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意义:是__________普遍原理同____________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确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4)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和遵义会议(1935年)
1)红军长征
①原因:博古、李德推行___________冒险主义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②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③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围剿”扼杀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传播了革命思想,形成了________精神。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背景:博古等又犯逃跑主义错误,红军损失惨重,处于极端危险境地。
②内容: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__________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________指挥权。
③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____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__________
2022-12-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八单元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 14 个省,翻越 18 座大山,跨过 24 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对这一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四渡赤水→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强渡大渡河
B.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
C.强渡大渡河→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乌江
D.强渡乌江→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遵义会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为1934—1936年革命根据地范围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工农红军实现重大战略转移
C.国共联合抗战的需要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某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次会议是(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这次会议明确回答了红军在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解决了当时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这次会议(     
A.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B.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
C.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D.推动了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
8 .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1934年,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这时,“左”倾错误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____错误。
(2)国民党当局集结重兵,布好口袋形阵势,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危急关头,毛泽东根据敌我双方的____,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原定计划,立即改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____挺进。
2022-11-2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9 . 红军长征
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以____根据地为重点的各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到1933年3月,红军先后打退了____次“围剿”。由于____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____错误,导致第____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10月,____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开始____。突破四道封锁线后,红军损失惨重。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_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以____为代表的____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会后,红一方面军在____指挥下,四渡____河,巧渡____江,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接着,红军强渡____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于10月到达陕北____,与陕北红军会师。一年后,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播下了____种子,铸就了____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022-11-2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速查速记02中国近现代史常考基础知识汇总-【速查速记】2023年高考历史复习常考基础知识点汇总(统编版)
10 . “上海(嘉兴)一瑞金一遵义一延安一西柏坡一北京”,对这条近代革命路线整体概括最恰当的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B.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C.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D.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2022-11-19更新 | 1084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