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5 道试题
1 . 敌后战场的开辟
(1)建立_________,开展____战争。
(2)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2023-10-1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3·纲要上第23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 . 《论持久战》
______年,毛泽东发表《_______》,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2023-10-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3·纲要上第23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3 . 理解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2023-10-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3·纲要上第23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就注意到当时湖南农民为买盐组织合作社的有很多,指出“合作社,特别是消费、贩卖、信用三种合作社,确是农民所需要的”。全面抗战爆发前,陕甘宁边区的盐田均由盐田主(盐坝主)经营,全部由个体生产,有的采取租佃制度。1940年,中共研究认定,边区工业(主要是手工业)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好的组织形式就是生产合作社,边区政府据此制定并颁布了《生产合作社组织办法纲要》。194210月,合作制经济成为边区经济发展大力推广的模式,组织盐民互助合作成为边区生产食盐的重要措施。合作制经济在盐业生产中的体现,归根结底是将个体生产变为集体生产,“是把小农个体经济所具有的分散微弱的生产因素结合起来,变成较集中强大的因素,从而扩大了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由此得到提高,如盐坝数增多,盐产量增加,盐质提高,劳动力相对节约,等等。陕甘宁边区的食盐产量从1942年的27.16万驮突增到1943年的52万驮。

——摘编自胡杨《陕甘宁边区盐业发展中的合作制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推广盐业合作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盐业合作实践的历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除卖国者、罪犯和神经病人外,凡居住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一规定旨在(     
A.促进土地革命开展B.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巩固抗日民主政权D.推进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践
6 . 抗战初期
(1)抗日根据地
①八路军、新四军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敌后____,开展游击战争。
②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____、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
③影响: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____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2)沦陷区: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在积极开展抗日宣传的同时,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沦陷区的工人以怠工、罢工等斗争形式,破坏日军掠夺中国资源实行“____”的部署,还通过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打击日本的殖民统治秩序。
2023-09-30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23课学习讲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所示为1938年张乐平所作的抗战漫画。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抗战已经进入反攻阶段B.国共两党合作抗战业已实现
C.团结抗战受到时人关注D.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开始形成
8 . 1940年,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的原则。凡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些规定(     
A.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有利条件
B.削弱了国民政府在抗战区的力量
C.反映出中共开始重视民众在抗战中的作用
D.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2023-09-25更新 | 571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1—1943年,侵华日军只对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进行了若干次战役进攻,而将主要力量用于巩固占领区的治安作战,在华北实行“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进行“清乡”。日军这一侵华政策调整的重要因素是(     
A.国民党的积极抗战B.平型关战役的打击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D.抗日根据地的壮大
10 .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坚持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历史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年底,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日本帝国主义威胁到了全国人民的生存,给中国一切阶级和一切政治派别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共产党和红军不但在现在充当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中共积极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共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材料二 1947年10月,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打倒蒋介石,必须迅速建立和壮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此,必须进行土地改革以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使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逐步打消了对蒋介石集团的幻想;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争取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的工作;在政治上号召“组成民主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以上摘编自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1919﹣194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及过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比,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共统一战线的认识。
2023-09-18更新 | 160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