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读图旨要

抗战胜利后,建国问题被提上曰程。国民党不顾民心思安,坚持独裁统治,悍然发动全面内战。




问题导引:结合地图,描述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形势如何发展变化?
2021-10-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
2 . 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
(1)1946年,在内战声中,国民党包办的“________”在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同盟坚决反对,拒绝出席。
(2)会议通过的《________》,不过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的真面目
3 .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1)1947年,国民党军发动对________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的________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3)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指挥下在山东________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4 .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1)1946年,国民党以围攻________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2)全面内战开始时,国民党在________、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
(3)中共清醒地估计国际国内形势,确定了自力更生、以________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方针。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很快被粉碎。
5 . 下面两幅照片是1947年上海街头的奇怪景象:一边是民众在这条街抢兑黄金,另一边是民众在那条街抢购大米。这反映了当时(  )
A.国民政府经济形势恶化B.民众热衷囤积金银米粮
C.美援断绝引发抢购风潮D.社会不同阶层贫富悬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
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C.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D.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
2021-06-09更新 | 7393次组卷 | 64卷引用: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1946年底,在内战炮声中,“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同盟坚决反对,拒绝出席。出席大会的国民党代表占85%,此外是依附于国民党的青年党、民主社会党和若干“社会贤达”。由此可见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崩溃B.国民党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C.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失败D.国民党内部存在着李宗仁等反对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