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接着,蒋介石又连发两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渝"共定大计",且言"已准备飞机迎接。"国民党的这些举动,意在
A.顺应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B.表明实现国共和谈的决心
C.博取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D.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
2020-11-23更新 | 1088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毛泽东此言论的主旨是
A.着力揭露国民党独裁的本质B.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C.表达了中共和平建国的诚意D.反对美国“扶蒋反共”政策
3 . 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了名为《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论。总编辑王芸生兴奋地写道:“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毛泽东此行的目的是
A.商讨对日最后决战B.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C.争取和平民主局面D.拟出席“国民大会”
2020-01-17更新 | 383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下表
A.五四大潮的洗礼
B.长征
C.上井冈山
D.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表一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表一
目录
二十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二十三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
三十二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筹建新中国
A.五四大潮的洗礼B.长征
C.上井冈山D.重庆谈判
2019-01-30更新 | 1518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2019-01-30更新 | 2347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46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解放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南京进行谈判。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到了延安。材料表明
A.国共关系引起美国高度关注
B.中共赢得了美国的舆论支持
C.中共战争防御阶段处于弱势
D.美国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支持
2018-10-10更新 | 192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6年,出席政协会议的代表共计38人。国民党代表8人,中共代表7人,民盟代表9人,青年党代表5人,无党派人士代表9人。会议过程中,中共代表与民盟代表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并团结其他爱国人士结成反内战、争民主的联盟。材料表明
A.民主党派和中共利益完全一致B.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得以落实
C.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矛盾已消除D.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较大
9 . 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A.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C.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D.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10 . 20世纪40年代。先后在重庆和北京召开的两次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同点是
A.都是在国共两党达成和平协议基础上召开的
B.都涉及到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
C.各民主党派都积极参加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D.都制定了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2018-01-05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