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决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但沿用原宪法草案,遭到中共、民盟和一些社会贤达的坚决反对,并提出将“中华民国国体为三民主义共和国”改为“中华民国基于三民主义,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国”。这场争论的实质是
A.国民党仍坚持一党专制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C.是否以三民主义为指导D.民主与专制独裁的较量
2021-09-10更新 | 1000次组卷 | 30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
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C.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D.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
2021-06-09更新 | 7432次组卷 | 64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2(辽宁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5 年9月,中共中央成立了东北局,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我党还从各解放区和延安调往东北2万名党政于部和11万部队。同时,国民党军队也相继攻占山海关、营口、本溪,接收了长春、沈阳、哈尔滨3个大城市。这反映出
A.国共两党联合接受东北日军投降B.东北成为解放战争主战场
C.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东北D.和平建国面临严峻的形势
4 . 1946年1月,各党派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宪法草案,其中规定:中央同地方分权,省为地方自治的最高单位,省长民选,各省可以制定省宪等。这些规定
A.仿效美国确立了联邦体制B.客观利于解放区民主政权存续
C.推动了解放战争走向胜利D.使地方机构改革实现重大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44年,中国共产党在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同时,设计了一套备用方案,即准备在联合政府方案进拒绝时,单独成立解放区联合员会。”它将是地方性的联合政权,不是第二中央政府,但同时,又因为国民党政府必不承认它,故又是独立性质的地方政权。”该备用方案的提出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国共两党实力的消长B.统一战线政策的转变
C.抗日战场形势的紧张D.国共作战方案的分歧
6 . 1945年,毛泽东应邀到重庆后,蒋介石在日记中称毛泽东赴渝谈判“实上帝所赐”。同时,他又指使御用媒体“一律采用中央通讯社的新闻稿”“不要替共产党造声势”。这主要是由于
A.共产党已占据舆论上风B.蒋介石做了两手准备
C.国共两党关系日趋紧张D.国民党力图拖延谈判
7 .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双方协议“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双十协定》的签署
A.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B.体现了国民党“和平建国”的诚意
C.避免了国共内战的再次爆发D.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动性
8 . 1945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为争取和平,毛泽东等人不顾个人安危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双方签署《双十协定》,此次谈判史称
A.重庆谈判B.北平谈判C.上海谈判D.汪辜会谈
9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2022-03-29更新 | 3035次组卷 | 80卷引用:辽宁省开原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呈现了国民党实施“训政”到实施“宪政”的基本历程。由此可知( )
时间历程
1928年8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上,蒋介石宣称:“开始去做训政的工作”
1932年12月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召开国民大会,议定宪法,准备“实施宪政”的决议
1936年5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表示要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抗战期间蒋介石提出:“一面抗战,一面建国”,抗战胜利之日,即为建国完成之时”
1948年3月国民党召开“行宪国大”,蒋介石宣称“宪政开始”

A.“训政”更符合中国现实B.“宪政”实施条件尚不成熟
C.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D.政治民主化取得阶段性成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