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6年,出席政协会议的代表共计38人。国民党代表8人,中共代表7人,民盟代表9人,青年党代表5人,无党派人士代表9人。会议过程中,中共代表与民盟代表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并团结其他爱国人士结成反内战、争民主的联盟。材料表明
A.民主党派和中共利益完全一致B.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得以落实
C.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矛盾已消除D.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较大
2 . 1945年9月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经过八年的战争,全中国疮痍满目,百废待兴,全中国人民迫切地需要和平、团结与民主,以便同心协力,建设新中国。”这说明
A.国共关系有所缓和,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B.抗日战争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C.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工作重心已由农村转向城市
D.中共力图推动战后民主联合政府的成立
3 . 1945年《大公报》社评:“经长期内战,八年抗战(今称十四年抗战),多少离合悲欢,今于国家大胜利之日,一旦重行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圆!”与社评相关的事件是
A.黄埔军校的建立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开国大典
4 . 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A.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C.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D.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5 . 1945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为争取和平,毛泽东等人不顾个人安危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双方签署《双十协定》,此次谈判史称
A.重庆谈判B.北平谈判C.上海谈判D.汪辜会谈
6 . 下表所示为中国某次会议代表人数统计情况。关于本次会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召开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
B.体现了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原则
C.达成和平建国、避免内战的协议
D.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7 . 1946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解放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南京进行谈判。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到了延安。材料表明
A.国共关系引起美国高度关注
B.中共赢得了美国的舆论支持
C.中共战争防御阶段处于弱势
D.美国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支持
2018-10-10更新 | 192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绘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个一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争取民主,实现和平
B.节制资本,平均地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9 . 19458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在电文中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理由是
A.继续合作,惩罚日本B.明辨是非,打击共党
C.巨头聚首,发展友谊D.避免内战,共商大计
10 . 有的人从这张照片上能够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的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严峻时刻。我们的党和毛主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如下图这张照片可以用来研究(   
A.毛泽东“进京赶考”,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B.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C.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
D.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