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件事所反映出的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是(       )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和平共处”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 . 下图是1959~2008年西藏自治区粮食总产量及单位面积总产量的变化示意图。从政治角度看,图中第一个转折点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西藏自治区农业科技的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
C.西藏人民民主权利的扩大
D.西藏的和平解放
2017-02-1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3 . 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下列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

A.封建政权结束
B.国际地位的变化
C.国家领土的变化
D.国家性质的变化
4 . 下图是一组近代以来中国国旗的图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对此组图片理解正确的是
A.图①与皇帝制度相始终
B.图②诞生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C.图③确定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①②③更替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2017-02-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5 . 为实现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回答问题。
1.下列各项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前提条件的是
A.双十协定保证了人民民主权利B.政协会议形成了党派协商原则
C.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D.北平和谈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
2.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对于图案设计理念理解不准确的是
A.民族团结原则B.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C.民族平等原则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认
2016-11-18更新 | 5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北京市宣武区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7 . 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和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中
A.革命主要对象前者发生了转变,后者没有发生转变
B.革命指导思想前者没有发生转变,后者发生了转变
C.领导力量前者没有发生转变,后者发生了转变
D.革命的动力前者没有发生转变,后者发生了转变
8 . 西藏和平解放于
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9年
2016-12-07更新 | 5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0 . 新中国主要是“新”在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
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④确立了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