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王人博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诞生归功于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调和。他意在强调《共同纲领》
A.是各股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B.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
C.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局限性D.本质是社会主义性质
2 . 1949至1951年,在全国大陆解放的过程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产生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第一步,在新解放区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恢复生产;第二步,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步,由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用民主选举方式产生人民政府。这一建立人民政府的方式
A.凸显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B.开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C.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政权特征D.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 . 宋庆龄曾感喟:“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一一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一一人民”。这表明
A.人民群众彻底摆脱了贫困B.人民社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新中国已得到世界各国认可
2021-01-02更新 | 954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光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人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权,以及国家的军事制度,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材料中的"它"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
B.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繁荣团结
C.为之后新中国新型国家的架构奠定了基础
D.标志着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确立
2020-11-12更新 | 838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永威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新中国成立之初,民主党派被纳入了统一战线和政协之中,24名政府部长中有11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中央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人中,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沈钧儒是民主人士。材料说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B.新中国新政权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C.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党派联合执政
D.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制得以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