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1 . 三大民主制度
(1)____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2)中共领导的________制度
(3)____制度
(4)基层民主政治制度(20世纪90年代以后)
2022-10-2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11中国现代史之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2 . 社会主义改造
(1)完成:____,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____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2022-12-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3 . 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在新中国建立________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毛泽东思想不仅是________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2021-09-0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
4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经济
(1)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①时间:____年,中共提出。
②内容:实施____,逐步实现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
(2)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①概况:____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____占绝对优势的____初步建立。
(3)实施“____”计划: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开始改变____面貌。
特点:优先发展____;重点发展区域在____地区。
原因:重工业基础____;面临帝国主义的____威胁和____封锁;巩固____的需要;借鉴____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东北靠近苏联,便于接受援助。
2023-10-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5·纲要上第25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5 .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1)颁布宪法: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________的宪法,体现了____原则和____原则。
(2)三大制度:____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们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2023-08-2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近现代史3-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6 . 过渡时期的阶段特征:经济:土地改革,____,巩固了新兴的人民政权;“____”计划和三大改造,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2023-09-1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九单元单元整合
7 .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五次调整,____年的农业合作化,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____营。
2023-09-1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十单元单元整合
8 .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1)社会主义的建立: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____,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虽经历严重曲折,但取得包括“____”在内的各方面的巨大成就。
(3)伟大转折:1978年,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____的历史性决策。
①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____体制。
②综合国力的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90万亿元,稳居世界____位。
③进入新时代:中共十九大召开,激励着中国人民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走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2021年,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________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023-09-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5-3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9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改变:从新中国成立初到____年底,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向单一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1)原因:为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照搬了苏联模式,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主观上急于求成等。
(2)具体做法:对农业、手工业、____的改造,建立起单一的社会主义____,片面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
(3)评价: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集中力量进行____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效,但其弊端日益暴露,使企业失去活力。在农村则挫伤了____,造成农业长期落后。
2023-09-1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十单元单元整合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时间:1954年9月——人民代表大会
(2)条件:1953年____之后,选举人民代表
2022-10-29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11中国现代史之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