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9 道试题
1 . 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A.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明确了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基于这种认识,新中国领导集体实行
A.新经济政策B.人民公社化
C.社会主义改造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 . 年画能够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下图是一幅20世纪50年代的《入社》年画,描绘了农民带着自家的牛和耕犁入社的情景。它主要反映了
A.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废除
B.农民对“大跃进”运动的支持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D.土地改革运动的迅速发展
5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8-01-20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章节测试
6 . 到1957年,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 656万吨,煤产量达到1.31亿吨。工业产值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在这五年,中国实施了(  )
A.社会主义改造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土地改革
D.“大跃进”运动
2019-10-1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随堂练习题

7 .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步履维艰,对此中国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在前现代世界长期处于发展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世界转变的过程中如此步履艰难,阻险迭起,前路漫漫?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认为主要是由于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渗透和帝国主义侵略,“侵略——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样解释的分析框架。

—摘编自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

材料二   “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从投资的分配看,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分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工业总产值计划由1952年的270.1亿元,增加到1957年的535.6亿元,增长98.3%,平均每年增长14.7%。

—据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整理

(1)你赞成材料一中哪一种观点关于中国现代化被延误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布局特征,以及成果

8 . 刘少奇于1959年4月18日当选为国家主席。当时选举刘少奇为国家主席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10 . 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783.9亿元,超过原定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其中,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B.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