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9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2016-11-18更新 | 1172次组卷 | 33卷引用:浙江省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
2 . 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中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名称下列表述是一个地域的是
①长江三角洲 ②珠江三角洲 ③闽南三角区 ④厦漳泉三角区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3 .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这里的三个历史节奏不包括(        )
A.中共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成功探索
B.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
D.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6-11-18更新 | 3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4 .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地分析中国国情,才有可能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与建设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盟会宣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表明资产阶级要用近代政治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结合本国实际,最终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这次会议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标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制度方面改造中国的举措并简要分析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探索到了怎样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指导思想、工作重心和对外政策方面发生的历史性转折。
2016-11-18更新 | 5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东北ZDB三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5 .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浙江经济发达,也是“鱼米之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浙江经济开发较早。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5-184年),浙江就已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煮盐业、制瓷业也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到了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浙江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丝织、瓷器、造纸等手工业生产发达,……公元十世纪以后,浙江进入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成为当时中国的富庶地区之一。农业生产不仅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经济作物的种类和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丝织、制瓷、造纸、印刷和造船业等已居当时中国的领先地位。                            ——摘自浙江在线
(1)结合所学的知识,试列举唐宋时期浙江著名的瓷窑。
材料二   1887年,他(严新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一八九七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摘自《浙江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的原因。
材料三 1949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仅为15亿元,人均GDP只有72元。在GDP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68.5:8.0:23.5,属于典型的农业社会。2008年, 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58元,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增长了20多倍(未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平均每年增长14%以上,连续24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中国经济网
(3)1978-2008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与我国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关?这一改革有何意义?
2016-11-18更新 | 3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卷
6 . 荣氏家族崛起于清末,名震于民国,重生于新中国。荣氏家族的兴盛衰荣就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缩影,它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9)这本书(《美国十大富豪传》)荣德生读了好久。他从中知道实业使他们致富,实业使国家强大……两兄弟一合计,决定把钱庄的资金转移到实业上来……由于交战国国内实行战时经济,面粉生产萎缩,需求量增大……两兄弟于是抓紧时机,不断拓宽企业规模,连年增设新厂。1913、1914、1915年福新二厂、三厂、四厂、五厂先后筹建……荣氏的实业之舟,在面粉业汪洋大海中再次掀起一股更大的浪潮。
(1)根据材料一回答:19世纪末荣氏兄弟投资于实业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荣氏企业得到壮大的客观条件?
材料二 1949年前后,荣氏企业面临着重重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国家(人民政府)为了发展国民经济,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使荣氏企业重新焕发生机,人民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哪些扶持措施?                      -----《荣氏家族》
(3)下图表明荣氏企业积极参加了当时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的哪一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三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CITIG)正式成立,荣毅仁就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邓小平眼里,中信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 ……20世纪                       
80年代初期,江苏仪征化纤工程因投资不足准备下马。中信公司即于1981年成功地在日本发行了一百亿的债券,被称为“仪征模式”。当时,一些思想较为保守的人,批评中信“搞资本主义那一套”。但事实终究胜于雄辩,现在江苏仪征化纤厂以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之一的效益,证明了中信的选择。
1993年,荣毅仁因当选为国家副主席而辞去了中信职务。这14年间,他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将CITIG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4)“对外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哪一次会议上做出的重大决定?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荣毅仁创办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为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所做的贡献。
(5)从荣氏企业的发展史中,你看到了荣氏企业家们的哪些优秀品质?
2016-11-18更新 | 6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
7 .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下图)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据此判断,当时的中国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 .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唱道: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规划了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有三个位于
A.福建省B.海南省C.广东省D.浙江省
10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016-11-18更新 | 60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