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4 道试题
1 . 我国先后出现了三次大规模创业浪潮,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异军突起;20世纪90年代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人员“下海”经商;2014年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浪潮。材料反映出
A.改革开放释放了社会活力B.城乡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C.国有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
2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出现一批存款在10000元以上的农户。下图为山东某农村通过种棉花成为“万元户”的赵汝兰(下图左)新购置的脚踏式缝纫机。贵州省贵定县的农户王明中(下图右)通过经营面粉厂,最终也成了“万元户”。这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B.中国农村地区实现小康
C.城乡经济差距开始缩小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21-04-22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8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外交和经济体制改革-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3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也出现通货膨胀加剧等问题。面对严峻形势,党和政府探索新路子进行治理整顿、全面深化改革。到1991年底,经济过热明显改善,物价涨幅全面回落,市场秩序好转。治理整顿工作
A.激发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生机活力B.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突破了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D.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条件
20-21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莱芜一塑料厂破产时,职工有1000多人。这些人如今在哪里,他们过得怎么样?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当年的老职工孟宪武。

从孟宪武的口中记者得知,他17岁进企业,那时候企业的产品就是化肥袋子、塑料管材和小水桶。计划经济时期统购统销,没有销售指标的压力。改革开放初期,企业也曾几经改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没有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开始盲目扩建,导致企业机构臃肿。“仅行政人员就占到三分之一,一线的工人只占企业总人数的一半”。背负太多包袱的企业最终被拖垮。

下岗后的孟宪武租了两间小瓦房,买了一台二手设备自主创业……2006年,他成功申请了“渗灌技术”的发明专利,这也成了他打开市场的“敲门砖”。有了更多的市场,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拐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院士的海水稻试验田也用上了孟宪武发明的新产品。

“这个时代选择的机会多了,市场也很灵活,只要肯努力,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这是聚会时老职工们的感慨。

——摘编自《寻找那些年破产企业的职工们》2018.12.12,《大众日报》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4-20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历史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