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全国仅有132个城市,城市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0.6%,而且城市的功能残缺,结构不合理。1949年至1958年,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及工业化的发展时期,也是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的时期。这一时期,为改变西部城市发展的落后状况,中国工业建设的布局开始向内地倾斜。从1959年我国开始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村的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受到限制,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被进一步强化。城市户口、农业户口、市民、农民的界限更加分明,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受到限制。另外从1961年到1962年,精简、下放2600万城市人口到农村,以及1966年至 1976年的十年文革,进一步阻滞了城市化的进程。

材料二     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改革开放给城市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机遇,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逐渐走上了健康的轨道。新兴的小城镇在经济发达的广东、江浙地区,由乡镇企业带动的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为经济特区,使深圳、珠海等原来偏僻的小渔村和小县城迅速崛起并发展为大都市。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关于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的建议。1994年,中国的“民工大潮”汹涌澎湃,大批农民工加入到城市的建设中。2001年正式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中国西部城市化发展的步伐。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李军、狄江华《新中国城市发展历程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3-07-29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023年4月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同期访华,达成一系列共识,推动中法、中欧关系稳定发展。同日,在中国的努力促成下,沙特、伊朗两国外长在北京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这反映当前中国(     
A.扩大利益交汇,谋求共同发展B.立足主场外交,引领全球治理
C.发挥大国作用,践行多边外交D.坚持开放包容,解决地区问题
3 . 下图展示的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成就。从中可以看出(     
   
A.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新格局开始确立B.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正在逐渐缩小
C.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淡出历史舞台D.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
4 . 名字承载了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9年以前各个时代用的比较多的名字有

19491950年:郑解放、秦建国、叶南下、高正明。

19511953年:宋卫国、方卫平、邓援朝、姚抗美。

19541957年:高建设、申互助、童和平、张建强。

19581959年:孟跃进、潘胜天、戴红花、王超英、方卫星。

——材料来自网络

材料二   不同年代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   

1959年及以前196019691970197919801989199019992000200920102019
建国秀英秀英浩宇欣怡
建华桂英桂英欣怡浩然梓涵
国华秀兰婷婷宇轩诗涵
和平玉兰建国玉兰婷婷子轩梓萱
桂兰建华俊杰宇航子涵
建平秀珍建军秀兰建军皓轩紫涵
凤英玉梅红梅佳怡子豪佳怡
玉珍建平浩轩雨涵
志明玉英浩然俊杰雨欣
德明兰英雨欣子涵一诺

——材料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史实,解释不同时期人名用字的含义,概括不同时期人名用字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如果现在有一位刘姓父亲,希望你为其新生宝宝起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名字,那么你将为他取什么名字?并阐明其含义。
2023-07-21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5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绿色发展关键要有平台、技术、手段”。企业作为绿色技术创新应用的微观主体,相关主管部门需要丰富物质与精神激励方式,调动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热情、提高创新质量。这表明我国(     
A.重视技术的生态建设作用B.注重加强经济的宏观调控
C.积极践行“科教兴国”战略D.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显现
2023-07-16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自从1987年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以来。从第一代“大哥大”,到2008年的3G移动多媒体手机,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在移动通信标准方面,中国逐渐拥有自主研发的国际标准。这—变化
A.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B.彰显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C.展现了民营企业的活力D.有利于市场转型和跨越式发展
2023-07-16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信、金砖国家等多场峰会,创设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新多边金融机构。这说明我国(       
A.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C.积极推动南南经济合作D.主导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引自2013年习近平重要讲话

材料二       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重要演讲,提出用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10月,习近平出访东南亚期间发表(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讲话,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6月,习近平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首次正式使用“一带一路”的提法,并对丝绸之路精神和“一带一路”建设应该坚持的原则作出系统阐述。2023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目前已有151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全新合作模式。我国政府正以“一带一路”为重要实践平台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带一路”构想提出的背景。
(2)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结合所学,从思想渊源的角度,概括“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86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设立了扶贫开发专门机构,制定与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扶贫开发方针,并多次制定了扶贫规划纲要,明确了阶段性扶贫开发目标,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说明(     
A.国家实现了治理能力现代化B.国家最关注的是人民温饱问题
C.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D.国家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
10 . 如图所示是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2008~2020年全国铁路及高铁运营里程中的部分信息。以下选项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新时代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B.我国率先进行高铁商业化运营
C.中国高铁项目在世界遍地生花D.中国铁路修建技术居世界第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