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历史文献提供的数字估算,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屠杀的平民多达25万人。波斯帝国战败投降后,亚历山大仍然纵兵烧杀抢掠,将富丽堂皇的波斯宫殿付之一炬,最后抢走的黄金数量惊人,需要5000头骆驼和2万头骡子驮运。

材料二   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外交格局的确定,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亚三国的“丝绸之路”联合申遗也进入倒计时。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在这条昔日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


(1)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是怎样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列举古代不同文明交往的方式,并谈谈你对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的理解。
2 . 文化之旅人类文明起源的多样性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伴随这人类活动区域的扩大,文化在交流中充实和发展,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1)将下列古代文明区域成就与其发源的国家或地区相匹配。
①那尔迈调色板②苏美尔人战车(绘画作品)
③羽蛇神金字塔④万神殿

(2)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某人群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逐步传入中亚、北非和欧洲等地。该人群是(________)(单选)
A.苏美尔人   B.赫梯人   C.雅利安人   D.波斯人
(3)下面图片为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雕塑群像(局部),从群像造型看,它主要反映的是(________)(单选)

A.儒家文化   B.道教文化   C.佛教文化   D.基督教文化
(4)16世纪以后,中国传统饮茶文化逐渐传入欧洲及美洲等地,其背景是(________)
A.奴隶贸易   B.奥斯曼帝国勾连东西   C.新航路开辟   D.工业革命
(5)综合上述内容,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视角,以实例谈谈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有学者认为,“译者,易也,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翻译是“文本通过译者到达更多的读者,从而产生一些事先完全无从估计的相遇”。

3 . 看图释史

腓尼基字母文字被誉为“世界字母文字之母”,其传播与演进是地中海地区各文明交流与融合的见证。

腓尼基人贸易路线示意图


古代字母文字在欧洲的传播与演进示意图


字母文字演变表



(1)看一看比较上述两幅地图,谈谈腓尼基字母文字在欧洲的传播与演进与哪些因素相关。
(2)想一想腓尼基人发明字母文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

材料二   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展,对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在这条昔日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


(1)材料一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战争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文明的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铁器是在西亚。公元前1500年以后,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出土的铁制品数量逐渐增加。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冶铁技术通过欧洲、亚洲和北非的部分地区向外传播。公元前13世纪,多利亚人侵入希腊,遂使希腊地区进入铁器时代。冶铁技术自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500年由伊朗传播到印度和中国。

——摘编自刘学堂《中国冶铁技术起源问题新认识》

材料三   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商业贸易之路,而且是中国和亚欧各国间政治往来、文化交流的通道。西方的科技知识、宗教通过此路先后传来中国,并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的造纸等技术也通过此路传向西方。至今,丝绸之路仍是东西方交往的友好象征。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1)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冶铁技术最早出现于材料一所示地图里①②③④中的哪一处?结合所学,该地区在人类文明产生与发展时期还有什么文明成就?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对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认识。
6 . 文明的扩张与交流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孤立的、闭塞的。但它也具有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原因在于:其一,农业文明的发展,使文明区内人口越来越多,人口在激增的情况下便有可能离开文明中心而向四周迁徙。其二,农业文明物质资料手段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极易为文明周边原始部落所了解、所模仿,从而发展农业。其三,农业的先进性使生产出现了剩余,从而使一部分人能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在本质上又是需要与外界交往的。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材料二   


   

图1


图2


图3


图4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使农耕文明不断扩展的因素。
(2)从材料二的四幅图中你能读出哪些主要信息?
(3)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正确看待当今的文明交流?试着谈谈你的看法。
7 . 下列为某校高一学生小刚搜集的古代文化交流的相关史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小刚搜集的两则材料的史料类型。
(2)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的观点,并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最主要的方式,并举一例说明。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谈谈你对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的理解。
2020-03-16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 历史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