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6 道试题
1 . 在中世纪欧洲,香料被看作是上层社会的标志,其价格昂贵,被称为“黑色黄金”,一些贵族家庭会以香料来彰显自己的财力。16世纪以来,香料大量涌入欧洲等地,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寻常百姓的大众化商品。这反映了当时(       
A.近代商业贸易方式发生了变化B.世界市场的逐步建立
C.香料受价格革命的影响D.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2 . 据统计,16—19世纪约有1200万非洲人被贩卖,占当时非洲总人口的10%—15%。在奴隶贸易高峰时期的1701—1810年,殖民者从非洲贩出600多万黑奴,这些黑奴大部分被卖到加勒比地区的甘蔗种植园。这一时期的奴隶贸易(     
A.加速欧洲资本积累进程B.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重要体现
C.使拉美地区的人口锐减D.是非洲陷入长期贫困落后状态的重要原因
2024-01-10更新 | 393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古希腊殖民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的人口增加带来巨大压力,同样还包括各城邦内部的阶级斗争所引发的人口外流。除此之外,工商业的发达也是影响殖民的重要原因,为了寻找更廉价的原材料和更广阔的市场,商人也成为了对外殖民的重要成员。希腊本土的地理缺陷日益明显,资源和市场的贫乏伴随着国内人口的暴增进一步推进了海外殖民,去海外寻找立足空间成为了人民的正当需求。政治家族的权力分配和“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传统思维的影响,也促进了古希腊上层势力主动前往海外拓展的意愿,同时,先进发达的航海技术也为这些出走提供了客观条件上的便利。

——摘编自《从西方人的扩张精神入手,探讨古希腊海外殖民的持续性》

材料二   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商业市场骤然拓展,资本原始积累呈现出对内盘剥和海外殖民掠夺交织在一起的样态。最先推行殖民政策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它们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随后,荷兰、法国、英国、美国相继走上殖民掠夺道路。正如马克思所言:“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据相关资料统计,1503年至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攫取的有据可查的白银和黄金分别是18600吨和200吨。与此同时,葡萄牙人也从巴西掠夺了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金刚石。

——摘编自王增智《掠夺是资本主义殖民的本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殖民与近代早期殖民扩张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18世纪近代早期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材料三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沿线国家既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也有搞资本主义制度的;既有信奉佛教的,也有以伊斯兰教立国的;既有认同西方价值观的,也有秉承东方理念的。“一带一路”致力于沟通这些差异,促进求同存异基础上的相互协调,发掘聚同化异带来的互补潜力,为建设共同发展的世界添砖加瓦。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弗兰克《白银资本》所蕴含的史观,用“→”在世界地图上标明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并分别对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
(2)“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西方学者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出台的时代背景并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不同点。
2024-01-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云南省保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试题
5 . 活跃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重商学派将通货等价于财富,鼓励国家开展对外贸易以实现财富积累:后期的重商主义代表约翰·罗(1705),主张发行更多的通货,促使贸易更加繁荣。这些理论的提出(     
A.促使了全球新的货币体系形成B.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C.推动了欧亚贸易网络开始出现D.导致了欧洲价格革命的发生
6 . 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奴隶贸易,奴隶船还给美洲带来了西非水稻,这种水稻在18世纪成为南卡罗莱纳和佐治亚沿海经济的基础。这反映了(     
A.物种交流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B.欧亚作物的传入影响了美洲农业
C.黑奴贸易促进了种植园经济发展D.殖民活动引发了北美的族群变化
2023-12-29更新 | 286次组卷 | 33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6世纪的荷兰诞生了“墨卡托投影”法,这种新的制图法能将球面变换成平面,从而更好地指引长距离的航海。英国政府于1714年颁布了一项“经度法案”,规定能准确测定地球经度的人都能获得相应的奖金,误差范围越小,金额越高。材料(       
A.体现出英荷激烈争夺海上霸权B.反映出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C.表明世界市场的雏形已经出现D.说明航海活动助推科技发展
8 . 1592年,中国输往拉丁美洲的货物已经超过了西班牙,西班牙商品受到排挤,其国内纺织厂纷纷倒闭;到1660年,美洲白银输入西班牙的数额仅为1595年的十分之一。这可说明(     
A.世界贸易中心转到美洲B.三角贸易使美洲受益
C.太平洋贸易的影响广泛D.西班牙海洋霸权衰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现象:农业起源

地区农作物
西亚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东亚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美洲中美洲则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

——摘编自高中历史教材统编版《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   历史现象: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植物物种交流

从亚欧大陆传入美洲从美洲传入亚欧大陆
植物甘蔗、洋蓟、芦笋、小麦、燕麦、甜菜、黄瓜、茄子、大蒜大豆、亚麻……玉米、甘薯、马铃薯、四季豆、向日葵、花生、烟草、辣椒、番茄、橡胶、苋菜、油梨、可可……

——根据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则材料,对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阐释。(要求:明确指出所选材料;从多方面进行阐述;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10 . 近代澳门在中外贸易交往中扮演着主角。其中经营从印度经澳门到日本的三角贸易的国家是(     
A.葡萄牙B.英国
C.西班牙D.荷兰
2023-12-1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