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为适应世界性贸易的需要,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经营某一地区贸易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信贷、汇兑等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世界性交往使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特产变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如印第安人培植的可可、咖啡、烟草等逐渐成了各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商品丝绸、瓷器、茶叶、棉布、香料等,也由于市场的拓宽,流通量也大大增加。意大利各城市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伦敦、巴黎、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所代替。英国、法国、尼德兰也取代意大利成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

——摘编自熊家利、彭顺生《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商业革命》

材料二   下图为二战后世界贸易(出口)发展情况(1950-2000年,单位:10亿美元)


材料三   二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贸易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并说明推动二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2 . 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请仔细观察、比较下列两幅地图,探究以下问题。

【对比分析】
(1)对比两幅地图,请您从欧洲商路贸易中心和贸易主体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所发生的变化。
【深入探究】
(2)从图1到图2商路的变化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
2023-06-20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6世纪,欧洲商业上发生了重大改变,欧洲资金流动和国际贸易趋势急剧扩张,商品的种类、数量和贸易量快速增长,引起了商业的本质和经商模式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革命的发生B.全球物种交换
C.世界市场的形成D.新航路的开辟
2023-06-16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甘蔗被带到了新世界。17世纪40年代以后,英国殖民者在蔗糖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开始发展大型蔗糖种植园,这种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导致巴巴多斯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增。种植园主为获得稳定的劳动力供应,开始大批进口黑人奴隶,为更好地管理黑奴,巴巴多斯议会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案,通过限制逃亡、暴力合法和确定黑奴不动产的方法,从而建立了黑人奴隶制。

随着甘蔗种植获得的高额利润的诱惑,所有英属、法属岛屿都不可避免地遵循巴巴多斯的模式,逐步从欧洲的白人农民社会转向以黑奴为基础的种植园社会。欧洲人在美洲建立起近代黑人奴隶制,而其源头便在巴巴多斯。蔗糖不仅对欧洲人在西印度的殖民模式有革命性的影响,而且对非洲黑人造成了严重的苦难,也成为日后白人种族主义的起源。

材料二   巴巴多斯共和国,简称巴巴多斯(Barbados),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最东端。面积大约431平方公里,人口28.8万(2021年),其中90%以上为黑人后裔,2%为欧洲移民后裔。

16世纪前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和加勒比族居住地。

1518年,西班牙人登岛,10余年后葡萄牙帝国入侵。

1624年,英国将巴巴多斯岛划为殖民地。

1627年,英国设总督管辖,并从西非贩来大批黑奴开辟种植园。

1834年,英国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

1958年,加入西印度联邦(西印度联邦于1962年5月解散)。

1961年10月,实现内部自治。

1966年11月30日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2021年11月30日,巴巴多斯取消英国女王的国家元首地位,宣布改制为共和国,迎来有史以来第一位总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巴巴多斯为代表的殖民地在17世纪以后蔗糖业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巴多斯人口构成结构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2023-06-02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丰富资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摘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三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以上材料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地理上的发现”是哪一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是什么?它给英国和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全球化三方面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024-01-3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事实上,直到1780年,这些国家生产的原棉和棉纺织品数量远大于欧洲和北美。然而在1860年,一切都改变了……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中国和印度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地区越来越屈从于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期后,江南地区建立在全球化基础上的早期工业化再也无法维系旧有平衡。在棉纺业中,至20世纪初,江南的土纱、土布生产已被洋纱、洋布与国内机纱、机制布击垮,销售逐渐退缩回国内市场;至1936年,农家手缫丝在全国桑蚕丝总产量中也仅占39.3%,说明土丝生产在国内也渐渐被机器缫丝代替。同样的趋势还出现在丝织业中,中国蚕丝织品出口自1926年开始下降,1932年跌至1万关担以下,至1937年仅有4767关担,较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萎缩了约四分之三。

——摘编自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60年世界棉花中心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的形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23-05-08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成书于西晋的《博物志》有云:“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后不久,便下令改胡瓜为黄瓜,改胡麻为芝麻,改胡桃为核桃或羌桃。

材料二   荔枝原产于中国。1583年,在印度的葡萄牙人对荔枝已有记载。1637年,英国旅行家蒙迪在澳门品尝过荔枝。1810年后,葡萄牙人把荔枝引入巴西、安哥拉及莫桑比克。新大陆的猪、马、羊等牲畜,也都是从旧大陆引进的。当时人戏称:有三大动物引领着大征服——西班牙贵族、猪和马。哥伦布的船队里有猪,猪在新大陆上岸后,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并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

——《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材料三   考虑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在推动亚洲经济体持续增长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升本地区应对未来金融危机和其他外部冲击的能力;认识到基础设施发展在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一体化方面具有重要意文,也有助于推进亚洲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进而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回答问题

(1)材料一所处的时代,人类洲际商贸活动相对较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的历史现象活跃期,人类商贸活动发生了哪些变化?
(3)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2024-01-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中国

世界总人口

1650

18.3

18.3

2.4

22.9

5.45亿

1750

19.2

13.1

1.6

30.9

7.28亿

1850

22.7

8.1

5.1

35.1

11.71亿

1900

24.9

7.4

9.0

24.9

16.08亿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是如何“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
2024-01-02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天水市第九中学、清水县第六中学、麦积区新梦想高考复读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变化(%)

欧洲

非洲

美洲

中国

世界总人口

1650年

18.3

18.3

2.4

22.9

5.45亿

1750年

19.2

13.1

1.6

30.9

7.28亿

1850年

22.7

8.1

5.1

35.1

11.71亿

1900年

24.9

7.4

9.0

24.9

16.08亿

材料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等《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为“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提供了哪些条件。
2023-11-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郊联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
165018.318.32.422.95.45亿
175019.213.11.630.97.28亿
185022.78.15.135.111.71亿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

材料二   近代欧洲一直在寻求向外进行商业扩张的机会。16世纪,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贸易路线已经开通,欧洲各国划分了不同的贸易路线。17世纪,世界贸易的变化更为迅速。在1600年,亚洲贸易的3/4几乎都在陆上进行,其贸易路线主要是通过中东到达地中海。但是到17世纪末,由于荷兰与英国的兴起,海上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欧洲和亚洲的贸易就转到了海上。商业优势很快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欧,全球范围的商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摘编自李世安、孟广林等《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16-17世纪国际贸易的变化。
2023-06-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