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通过殖民扩张获得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但人们执着于投资卡斯蒂利亚的政府债券,资金就流向它们;当利率下调到百分之五时,资金就会流到土地上。这一现象(     
A.使西班牙成为世界中心B.促进了西班牙资本主义发展
C.阻碍了西班牙社会转型D.根源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023-09-01更新 | 545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届高三5月仿真模拟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当地黄金甚丰,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这里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哥伦布《航海日记》)。该史料(     
A.可用于研究非洲大陆的殖民史B.作为口述史料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C.揭示了西班牙的殖民扩张野心D.体现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动因
2023-08-30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所示为达·伽马远航印度的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人员构成统计情况。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是(     
主要职务人数/人
船长、舵手3
一等水手、普通水手30
保管、外科医生2
制绳匠、木匠、捻船缝匠、制补匠、铠甲头盔匠、厨师6
A.专制政权的全力支持B.国际劳动分工的细化
C.远洋航行能力的提高D.对传播基督教的热情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士人的海外贸易观有其同之处,也有差异之处,共同之处是认为海外贸易可以,缓解“国库之急”。其差异之处在以下几位人物的论述中有一定的体现。李觏指出:至于蛮夷之国,舟车所通,窃我泉(货币)货,不可不察。苏轼在《乞禁商旅过外国状》中追溯了前一年泉州商人为高丽雕造佛经载往彼国获利,后又栽高丽僧侣束宋境一案,并指出因高丽臣属辽国,使此案具有通敌之嫌。叶适对于泉州“每岁造舟通异城”,而地方官却体恤百姓,不趁机增加赋役的做法十分认可。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大陆型国家,所以不可能像西欧的一些海洋型国家,如英国与荷兰一样,把海外贸易的观念上升到经济思想的高度。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04年就写了《海洋自由论》。英国人托马斯·孟、尼古拉斯·巴尔本也分别写了他们的《贸易论》。这些人共同主张鼓励官、私海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国家与个人的经济收入。格劳秀斯更是在1625年出版了《战争与和平法》,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应该利用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海外利益。

——以上材料摘编自陈衍德《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看宋代士人的海外贸易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宋代士人、西欧学者海外贸易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与西欧海外贸易观差异的原因。
22-23高三下·河南·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6世纪中期是英国人探索东北航路的重要时期。英国从俄国手里获取了欧洲东北海岸与鄂毕河河口以及周边海域的详细资料,并借鉴俄国高超的航海技术,探索通向亚洲的新航路。这反映出当时(     
A.英国积极拓展海外贸易
B.英俄两国合作开辟新航线
C.欧亚尚耒实现直接贸易
D.科技进步助推地理大发现
2023-08-13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等3地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至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7世纪初,英国人哈得逊多次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这些航海探险(     
A.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B.促进了欧洲和大洋洲的直接联系
C.扩大了人类对地球的认识D.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2023-08-03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认为,哥伦布并不是第一个发现美洲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北欧人和爱尔兰人到达美洲,但他们都没有打破两个大陆互不往来的孤立状态,只有哥伦布的远洋旅行才使欧、美大陆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该学者意在强调哥伦布(     
A.最早打通了洲际的交往B.开辟了美欧间的新航路
C.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D.打破了各地隔绝的状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写道:“彼等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当地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该材料(     
A.反映出宗教戒律束缚人性发展B.记载了哥伦布到达亚洲的史实
C.揭示了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动机D.表明了西班牙成为全球性帝国
2023-07-30更新 | 13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考前训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哥伦布大交换”(图4)一词流传极广。在15世纪欧洲人到达他们所称的“美洲”的时候,洋葱、橄榄、咖啡豆、桃子、小麦、水稻、香蕉、甘蔗、蜜蜂等欧洲物种也随之来到了这片大陆。


   

——摘编自[巴西]丽思·塞德雷斯《来到美洲:创造新的社会——生态景观》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预言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时代有了很大不同。人们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对这一历史趋势予以普遍关注,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马克思时代还不是太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后,跨国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而自由流动,给世界经济带来许多新的不稳定因素。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对落后国家和民族的掠夺由赤裸裸的暴力变为资本输出和技术输出等“和平”手段。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摘编自王哓宁《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伦布大交换”出现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马克思时代相比,今天经济全球化的不同。
2023-07-2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德国的黑格尔构建起“欧洲中心论”的基本框架。他认为,只有欧洲和欧洲民族才是“世界历史的中心”。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非欧国家历史地位的提高,西方一些历史学家逐渐意识到了“欧洲中心论”的幼稚与荒谬。尤其是二战以后,随着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建立在“欧洲中心论”基础之上的西方史学体系遭到了猛烈的冲击,西方史学界进行了认真反省与思考,一些学者如汤因比、斯塔夫里阿诺斯开始用全球文明的视野来重新考察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摘编自马世力《也谈“欧洲中心论”》

材料二   近年来,史学界越来越重视对世界历史的整体研究,有关全球史的论著不断涌现。在全球史的起点这个问题上,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意见:一是1516世纪,二是1718世纪,三是20世纪。这三种意见的共同特点是认为全球史是在人类历史发展到某一阶段时才形成的,而不是在人类历史一开始就产生了全球史。

——摘自张一平《全球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欧洲中心论”受到冲击的原因。
(2)从材料二中选择你赞成的“全球史的起点”,或提出新的“全球史的起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