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世纪时,教会通过《圣经》向世人宣传应该抛弃尘世的财产,财产越多离上帝越远,只有守贫才能接近上帝的思想。14—15世纪的西欧,经商似乎成了人们崇尚的一种职业,积累更多的货币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强烈的追求。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A.宗教改革的开展B.庄园经济的衰落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人文精神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国家在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追求财富,个人的发财愿望和国家的致富目标结合在一起,造就了重商主义时代的特色。”该观点意在强调地理大发现(     
A.导致商业革命发生B.是王权和经济发展的结果
C.推动经济自由竞争D.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2024-01-19更新 | 592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热那亚人哥伦布如果不为西班牙女王服务,也会心甘情愿地为英国的。或者法国的,或者葡萄牙的国王效劳。佛罗伦萨人维雷扎诺携带法国国旗去美测大陆。葡萄牙人麦哲伦是由西班牙雇佣去航行的”。该学者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得益于专制君主的支持
C.建立起世界各地的直接联系D.更新了欧洲人的世界观
4 . 欧洲人对世界地理范围的认识,在17世纪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是由于(     
A.阿拉伯人在欧亚非频繁的贸易活动B.欧洲航海家开辟了新航路
C.亚历山大国王持续的对外战争D.罗马帝国加强不同地区间联系
2024-01-10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后作业
5 . 14世纪以来,拜占庭商人纷纷失去国外贸易市场,拜占庭金币的国际地位逐渐被意大利城市共和国的金币所取代。传统的谷物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大多沦入突厥人和保加利亚人之手。造成上述局面的重要原因是(     
A.蒙古西征的影响B.陆上丝绸之路的衰退
C.奥斯曼人的冲击D.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达·伽马首航的船队中没有(除奴隶以外的)外国人,同时,船队也没有女人;船队携带的货物包括条纹棉布、食糖、橄榄油、蜂蜜、珊瑚珠、洗手盆、红头巾、丝夹克、马裤、玻璃珠、小圆铃等。由此可推知,达·伽马船队的首航(       
A.试图在印度建立殖民地B.意在开辟大西洋奴隶贸易航线
C.具有探险与商贸的目的D.体现欧洲高超的工业生产能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6世纪的荷兰诞生了“墨卡托投影”法,这种新的制图法能将球面变换成平面,从而更好地指引长距离的航海。英国政府于1714年颁布了一项“经度法案”,规定能准确测定地球经度的人都能获得相应的奖金,误差范围越小,金额越高。材料(       
A.体现出英荷激烈争夺海上霸权B.反映出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
C.表明世界市场的雏形已经出现D.说明航海活动助推科技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5世纪后期哥伦布与意大利天文学家托斯卡内利的书信显示,托斯卡内利向哥伦布提供了包括美洲大陆的世界地图,并确认“向西航行可抵达中国”。因此,哥伦布最初向西航行抵达美洲大陆,并非“瞎猫撞上死耗子”,只不过没有继续西行抵达终极目标而已。由此可知(     
A.当时的地图准确反映世界地貌B.地圆学说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
C.哥伦布发现美洲属于计划之内D.地理知识进步助推新航路开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3世纪时,欧洲水手养成了绘制海图的习惯,15世纪后普遍使用罗盘定向。欧洲人在长期航海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信风和洋流知识。欧洲人航海经验的积累直接推动了(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文艺复兴的兴起
C.新航路的开辟D.宗教改革的进程
10 . 从世界历史角度来看,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推动的大航海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中国郑和下西洋在时间线上比西洋人早了数十年啊,但是为什么产生的效果却和西洋人截然不同呢?导致反差的根源是(     
A.东西方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B.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
C.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D.中西方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