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英美法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和利益,但要求他 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四:很简单,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比如,那时制订的法律,在今天看也是很超前的。   

——李泽厚《告别辛亥革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民国初期、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四观点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根据上述材料,简要阐述你对制度转型的看法。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纵览英国民主革命史,还有一层也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这里,我是指着她的合理的协商精神而言的,不通过流血的手段而达到理想的目标正是民主的最高境界。虽然英国革命之初也曾有过内战,但比较起来,她依然算是流血最少的一个。此后,代议制既经奠定,英国的政治革命便一直循着和平协商的方式进行了。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1)通过对材料一中“合理的协商精神”的理解,请你举出英国民主实践中符合这一“精神”的两个事例,并分别指出其能够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我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一如所有此类看法一样,得益于民主历史中以后这个特别的立场,亦即这样一种信念:民主的思想和实践只有最终得到保护,才能在我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得到扩展和深化。
——赫尔德《民主的模式》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主的思想和实践最终得到“保护”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民主的不同形式的发展历史正是一定政治观念和政治实践形成的历史,而这一历史在西方的具体体现最为明显。
——赫尔德《民主的模式》
(3)通过对材料三的理解,请指出近代西方有哪两种不同形式的民主制度?以英国和美国为例,其政治观念和政治实践方式有何不同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1867年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法国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二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材料二中对美国革命的认识。

4 . 人类社会在流动中不断地发展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1 人才流动
据统计,从秦武王(秦孝公之孙)到秦王嬴政,秦国先后任命21人为丞相。其中来自秦国的1人,来自楚国的7人,来自魏国的3人,来自齐国、赵国、燕国的各1人,另有7人不明国籍。
主题2 城乡流动
15世纪晚期,英国失地农民纷纷涌入城市。1563年,英国议会制定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在没有书面许可的情况下离开其住地,否则将被逮捕和遣送。1795年,英国颁布《贫民迁移法》,允许居民在规定的教区内迁移。1846年,英国修改《贫民迁移法》,禁止对在某一教区居住5年以上者遣返原籍。至此,限制农村人口进城定居的政策名存实亡。
主题3 资金流动
下表反映的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38.7
54.9
48
流入农业的资金(%)
7.6
11.4
18.4
流入其它部门的资金(%)
53.7
33.7
33.6


(1)根据主题1的材料,概括秦国丞相构成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根据主题2的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晚期以来英国逐步放宽对人口流动限制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主题3的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从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主要集中于重工业领域的原因和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人才和资金的合理流动,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一合理流动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请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2016-11-27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湖南岳阳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