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0 道试题
1 . 1902年,美国总统决定提名霍姆斯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
A.任期6年,可连任
B.任职需要参议院批准
C.被授予最高立法权
D.由选民按每州两名选出
2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为最高之机关,而国务院为责任之主体。总统所发之法律、命令及一切公文,皆须国务员副署。总统员有任免文武官吏之权,而主张此项权利,必待国务院之副署。始能发生效力。与上述内容相似的法律文件是
A.美国1787年宪法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 . 下表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由此可知,这部宪法
代表土地投机者高利贷者工商航运者持大量公债者奴隶主
人数1424124015
A.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
B.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
C.协调了美国各个阶层间的矛盾
D.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
2018-05-25更新 | 478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泰西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当时法国
A.宪法规定议会有特赦的权力
B.希望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C.国民议会中君主派力量强大
D.欲借助工人力量建立共和政体
2018-05-13更新 | 161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5届山东桓台县第二中学高三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5 . “玛丽安”是法国的标志,但在历史上她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法国大革命时期,“战斗的玛丽安”形象影响法国各地;第二帝国时期,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1880年,玛丽安的雕塑被置于巴黎市政厅前;20世纪40年代,玛丽安被诬蔑为“厚颜无耻的妓女”。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判断玛丽安是            
A.法国自由民主的象征B.法国民族的象征
C.法国贵族的代表D.法国女性的代表
6 . 二战后,戴高乐曾经多次指出,从1875年到1940年,法国更换过一百零二届政府,而英国只更换过二十届政府,美国仅更换过十四届政府。这说明戴高乐意图
A.强化议会权力完善权力制衡B.实行国家干预促进经济恢复
C.加强总统权力维护政局稳定D.扩大选举范围完善政党政治
7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
A.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
B.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
D.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2018-04-08更新 | 367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宁阳四中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高考模拟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著名学者沃特金斯在《西方政治传统》指出:在价值观念上,宪政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植根于一个假定,即群众能通过理性协商达成足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共同协定;自由民主宪政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即社会中占决定性多数的群体,认识到自由讨论和妥协的道德价值,而约束对多数原则的应用,使其不致危害少数的重要利益。……到了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中的妥协机制以及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协商与妥协艺术,是把历史上依次崛起的、最初是反体制的各阶级、群体顺利纳入宪政体制的重要力量;而作为宪政对立面的独裁政治的出现,则根源于一些人坚持其天启信仰,拒绝向对立学说、观点做任何妥协,并设法将其信仰强加于人。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会议时,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及侍郎皆出席。……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在唐代,也并无皇帝不经中书、门下而后自颁下诏书之规定,事实上,唐代也确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下一种通融性。因此中国皇帝不致如英国国王般被逼上断头台。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摘编自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唐代政事堂和近代英国责任制内阁制度的异同。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87年宪法表现出来的政治智慧引起后人的深深景仰。这次制宪会议为后世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利益纷争留下了堪称楷模的政治哲学:平衡政府哲学。大多数代表达成共识:要建立一个任何利益集团都不能单独控制的全国政府。杰斐逊认为,自由政府是建立在妒忌而不信任的基础之上的。麦迪逊则认为:“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摘编自何清涟《美国宪法:上帝作坊的神来之笔》

材料二法国思想家贡当斯(1767-1830)在提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同时,补充了“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思想,即必须承认公民有一些任何权力都不能剥夺的基本权利,以防止我们今天经常提到的“少数人暴政”与“多数人暴政”。在他看来,“世界上没有不受限制的权力”,公民拥有独立于任何社会政治权力之外的个人权利,任何侵犯这些权利的权力都会成为非法权力。公民的权利就是个人自由、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包括公开表达的自由、享有财产及免受一切专横权力侵害的保障。”

——摘编自《贡当斯的宪政民主思想解析》

材料三在费城制宪会议上,代表们总是把拟议中的美国政府称为”共和政府”或者“自由政府”,而不是今天美国人甚至全世界人通常所使用的“民主政府”。翻阅乔治·华盛顿和约翰·亚当斯的总统就职演说,他们都提到“自由政府”“共和政府模式”“自由的共和政体”,却从未提到“民主政府”或类似字样。……召开费城制宪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制度,取代当时联邦联实行的议会民主制。

美国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则称美国的新政体是“君主制的新版本”。

——摘编自尹国明《宪政是真正民主的天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依据1787年宪法战胜“最大的困难”建立“自由政府”的创新举措。

(2)据材料二概括贡当斯在提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同时,补充了“以权利制约权力”思想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美国开国元老不喜欢使用“民主政府”字样的原因。富兰克林、杰斐逊为什么称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另类“君主制”?

2018-02-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