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以下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的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和最迅速的办法。”
②“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③“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
④“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
A.②④③①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
2 . “绥靖主义者是在喂鳄鱼——可预计最后鳄鱼也把他给吃了。”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二战前绥靖势力的评价。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
A.二战中法国战败投降B.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
C.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D.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
2016-11-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静海县六校高二下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与斯大林模式有关的是(       
A.“谁不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就是帮助敌人”
B.“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D.“开垦、开垦、再开垦,大力种植玉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载:“士兵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lì),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下列描述与“政变”之后情形相符的是(   )
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
5 . Nepman “耐泼曼”是20世纪初期出现在俄罗斯的一个新名词,它指“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的农民和新商人。”那么这一名词的出现由于
A.国家工业化的推行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