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9 道试题
1 . 列宁提出:“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生产者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为此,苏联
A.加快了农业社会改造步伐B.一度推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飞速发展D.形成了影响深远的社会发展模式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市场经济“出了一些毛病”,其原因何在?“新政”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采取了哪一经济政策?该政策实施的成效如何?

(3)材料三中的观点在中国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从上述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3 . 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文中所述“模式僵化”在农业方面的做法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开展农业集体化
D.进行大规模垦荒

4 . 材料一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

材料二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其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体系……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

(1)依据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中生产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的政治前提。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的原因。

2017-06-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939年前,“苏联工业总产品中大约有70%是资本货物(再投资),30%是消费品;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大致相反”。这是因为
A.两国经济模式存在较大差异B.苏联经济政策更利于经济发展
C.美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及苏联D.苏联政府的经济职能弱于美国
2017-05-12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石家庄第二十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阶段性自测题历史试卷
6 . 1922220曰,列宁要求“加紧惩治苏维埃政治敌人和资产阶级代理人,由革命法庭和人民法院采取最迅速、最符合革命要求的方式加以惩治”,还要求“对共产党员的惩办应比非党人员加倍严厉”。这表明
A.列宁对新经济政策进行理性反思B.新形式下经济领域腐败问题凸显
C.两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不相溶性D.新政初期共产党内腐败问题严重
7 . 列宁曾经指出“没有外国的装备和技术帮助”,“单靠自己的力量就无法恢复破坏了的经济”。为此列宁(       
A.将部分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
B.从东欧国家获得技术资金援助
C.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
D.过渡剥夺农业利润以补贴工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的是(     
A.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B.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C.缔结没有赔款的和约D.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9 . 下表为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37)经济发展情况表(各项指标排名情况)

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A.苏联依靠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完成了全面工业化
B.苏联经济指标排名的提升缘于西方发生经济危机
C.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有力地促进了苏联现代化发展
D.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暴露了经济结构的失衡
2017-07-0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
A.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B.争取国内战争的胜利
C.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D.建设社会主义
2018-07-1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