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列宁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党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符合这认识的措施是(     
A.余粮收集制B.固定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工业国有化
2023-11-21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经过一个过渡时期,国家会很快消亡。列宁提出“一国胜利论”,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发达国家共同胜利说,创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路径理论。“一国胜利论”的提出(     
A.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局面
C.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新纪元D.源于洞悉了资本主义发展新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17年12月6日,美国国务卿蓝辛给驻俄大使弗兰西斯致电:威尔逊总统期望美国代表拒绝所有同布尔什维克政府的直接联系。12月15日,蓝辛又通知美国驻欧洲各国、日本和泰国的外交代表,不要承认布尔什维克政府,也不要与该政府任命的俄方外交官员有直接的接触。这可以用来说明(     
A.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艰难曲折B.美国称霸西方世界的野蛮行径
C.三年国内战争对俄国打击沉重D.苏俄出现政治经济危机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斯大林提出,个体农民经济即使发展生产,也无法使农村经济商品化,必须把改造个体农民经济的着眼点从实现生产劳动过程的社会化,转向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化;具体办法就是把千百万闲散惯了的农户团结在社会主义工业的周围。这一观点的实质是(     
A.变革生产关系以推动生产力进步B.用市场手段加速计划经济发展
C.发展农村经济进而巩固工农联盟D.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5 . 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提出,无产阶级国家必须“成为一个精明的批发商,通过批发商业把千百小农联合起来,引起他们经营的兴趣”。这一主张(     
A.加强了国家对粮食的控制B.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稳定
C.推进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D.有助于卫国战争取得胜利
6 . 1946年和1947年,苏联先后通过《关于加速发展生产日用品的国营轻工业的措施》《关于战后大力发展农业的措施》等决议,决定1946—1950年对纺织工业部的投资由59.9亿增加到73亿卢布,对轻工业部的投资额由21.8亿卢布增加到29亿卢布,分别增长了21.9%和33%。这表明(     
A.拉开了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序幕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开始得到纠正
C.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调整D.国际局势的缓和有利于苏联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斯大林与布哈林围绕着新经济政策的斗争中,斯大林取胜的直接原因是当时的政治体制使他拥有组织上的优势。但是,他终究是得到了中央全会多数领导人的拥护。这说明他的胜利背后有其社会基础,这样的社会基础不利于推行新经济政策,而有利于斯大林模式的确立。这说明新经济政策在二十年代末终结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历史传统的影响B.缺乏相应的政治改革
C.建设理论未得到发展D.急于发展的赶超心理
2023-10-11更新 | 176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3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是沙皇时代和苏联时期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变革促进了经济发展B.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C.一战使西方受到重大挫折D.苏联社会主义探索的成效
2023-09-27更新 | 8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南粤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仅仅数年前,里斯本还是一个地处世界边缘的城市。现在它变成了能与东方最富有的贸易中心相媲美的商业枢纽。来自三大洲的舰船云集在它的海港……欧洲的人都赶来观看,购买和品尝这些刺激的新鲜事物。

——奈杰尔·克利夫《最后的十字军东征》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的变化,并指出促使这种变化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名称。分析说明这个事件对欧洲生产关系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大致时间及对“古老的民族”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对比新经济政策,邓小平为何说“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2023-09-1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1922—1933年苏联从德国进口和对德国出口的主要商品种类及价值情况表。对其分析最确切的是(     
1922—1933年苏联从德国进口和对德国出口的主要商品种类及价值(单位:亿卢布)
进口商品种类机器设备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合计
价值41.6514.932.926.5766.07
出口商品种类食品木材毛皮和毛皮原料小麦、黑麦和大麦原油和石油产品合计
价值10.453.599.995.374.634
A.苏联通过贸易往来推进工业化B.德国是当时苏联的主要贸易国
C.世界经济危机对苏联影响严重D.苏德两国的贸易冲突日益加剧
2023-09-09更新 | 161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