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如图是苏联某时期的一幅宣传画。该画意在

A.讽刺西方对苏联工业化的态度
B.展示苏联重工业建设的成就
C.抨击当时流行的修正主义思潮
D.揭示西方国家遏制苏联的阴谋
2 .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2019-01-30更新 | 3028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广东卷)
3 .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其根本目的是
A.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解决国家粮食短缺的窘况
C.恢复国民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D.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019-01-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苏联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在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新建了许多重化工厂和配套企业,这一举措
A.有利于工业结构的改善
B.有利于工业布局的平衡
C.减少了企业运营的成本
D.提高了企业生产的效率
2018-12-2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小题训练15天(第六天)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苏联
A.严峻的国际形势急需实现工业化
B.经济建设中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优先发展重工业以提升国际地位
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18-12-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泰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2018高三上·浙江·专题练习
6 . 【加试题】一部反映俄国十月革命后初期历史的电视剧有这样的情节:一位瘦弱的老农,躲在偏僻的角落,出售他袋子里的农产品,他不时东张西望,表情十分地紧张与害怕。此内容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时期
B.新经济政策实行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2018-10-3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2
8 . 普京时期的《总构架大纲》中说“30年代初同新经济政策时期相比,(苏)用赶超的速度发展了军事工业,以及同军事相关的科学。以此奠定了1945年的胜利以及战后在宇宙和原子技术等方面成就的基础”。据此可知该文件
A.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取得的成就
C.否认了列宁改革的必要性
D.肯定了斯大林体制的工业成就
2018-10-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斯大林时期,苏联农民以仅有的3%—5%的私有土地生产出苏联25%—30%的农产品,而同期美国的农场则是以苏联集体农庄50%的土地和10%的劳动力生产出相当于苏联130%的农产品,但苏联依然坚定不移地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集体农庄是苏联配合工业化的农业政策
B.集体农庄有利于维护工人与农民的关系
C.土地公有制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集体农庄制度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
10 . 1921年,列宁认为“小商品生产者合作社必然产生出小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1923年,列宁认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这表明
A.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任务完成
B.工业化建设内容不断调整完善
C.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变化
D.合作社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