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各国根据不同国情,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一支一支产业大军的首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生产的革命”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蒸汽和机器”是指哪些发明?这次革命使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怎样重大变化?

材料二   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的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作好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准备(通过多年的工作来准备),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些过渡阶段。……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在需要急剧转变的时候),现在我们开始勤奋、细心、刻苦地(虽然还不够勤奋,不够细心,不够刻苦)学习实行一种新的转变,……

——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


(2)材料二是列宁哪一年写的文章?材料体现了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哪两次探索?分别指出这两次探索在农业方面的措施。

材料三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材料三的讲话成为哪一次会议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国20世纪80年代史实阐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如何在实践中破除“本本”主义的。(阐释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2 . 如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图中苏俄(联)粮食产量增加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动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C.农业领域内的集体化运动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决定废除余粮收集制,同时开始施行粮食税制度。列宁认为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政策,只能通过“用农民所需的工业品换粮食”,因此粮食税是从极度的贫困、经济的破坏和战争迫使我们所施行的特殊“战时共产主义”向正常社会主义的产品交换进行过渡的一种形式。

——摘编自李京子《苏俄“新经济政策”研究》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对世界农业也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

——摘编自中国网《改革开放30年:农业与农村经济三十年辉煌成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宁对粮食税制度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实行粮食税制度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3)综上,谈谈你对国家农业政策制定的认识。
2021-01-0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9年6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5 . 1918-1920年苏俄为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国家经济政策又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斯大林模式
A.是苏联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B.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以国家宏观调控
C.影响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D.日后阻碍了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
6 . 下图是1925年到1931年苏联与部分西方国家的煤铁产量增长对比图,该图反映了
A.苏联工业基础超过同期西方主要国家
B.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政策导向作用明显
C.经济危机使美德法工业产值严重下滑
D.苏联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发生质的变化
2020-11-01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选科新题型测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7 . 1928年,苏联粮食产量已接近战前最高水平,达7330万吨;但是到1932年时,尽管耕地面积较1913年增加了3000万公顷,但粮食产量反而降为6987万吨。直到50年代初期,粮食产量一直没有多大变化。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危机影响苏联农业B.赫鲁晓夫农业改革违背经济规律
C.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影响D.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2021-04-20更新 | 346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编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

     ——摘编自钱满素《美国文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9 . 英国政治学家海伍德认为,革命“是一个破坏与取代旧秩序的戏剧性与深远性的变化过程”,政治革命“是包含超出法律范围的大众行为的群众起义,它们通常(并不必然地)带有暴力的色彩”,社会革命是“所有制和经济制度的变革”。按照海伍德的观点,20世纪初期发生在苏俄的革命应该是
A.社会革命早于政治革命的完成B.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完成
C.政治革命为社会革命创造条件D.十月革命比二月革命更为彻底
10 . 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引起上述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运动的爆发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