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 . 由下表可推知


(注:农庄农户当时分得一块供自己支配的宅旁地。个人经济主要指宅旁地经济)
——据《俄罗斯研究》
A.社会环境有力地推动了个人经济发展
B.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削弱
C.个人经济是农民赖以维持生计的依靠
D.一战的爆发深刻改变了苏联的经济结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从1928年起,苏联政府广泛推行农产品的预购合同制,向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采购粮食。下表是1928至1931年苏联粮食总产量和国家采购粮食数量的统计。
1928年1929年1930年1931年
粮食总产量(百万公担)773.2717.4835.4694.8
国家采购量(百万公担)107.9160.8221.4228.3

这表明
A.政府禁止农民自由买卖粮食
B.农业为工业化建设提供资金
C.新经济政策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D.政府大量采购粮食提高农民收入
4 . 下表为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变化情况。
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拖拉机42121
联合收割机2111
电力15107432
石油232121
生铁565432
565432

据此可知,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  )
A.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B.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暴露
C.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D.农业机械化已基本实现
2016-03-18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统一考试历史试试卷
5 . 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
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6 . 据所学知识推断,下表“□□”中应填入的国家是(        )
1925~1938年制造业生产指数(单位:1913年=100)
1925年1926年1930年1935年1938年
世界121.6126.5137.5154.5182.7
□□70.2100.3235.5533.7857.3

A.美国B.英国C.中国D.苏联
7 . 下表是苏联1929—1932年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年份
机器设备的进口在进口总额中占比(%)招聘外国专家(人数)钢产量(万吨)
1929年30.1456430
1932年55.71919590
A.苏联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的推进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C.引进先进技术是推动苏联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D.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
8 . 下表是苏联1933年农业方面的有关数据。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集体农庄私人土地
占耕地面积的比例95%-97%3%-5%
占农产品总量的比例70%-75%25%-30%

A.农村公有制比重逐渐减少
B.公有制有利于提高农民经营的积极性
C.集体农庄生产效率比较低
D.农业集体化运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9 . 下表体现了1928年至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其变化原因不包括
1928年1932年1937年
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53221
机器制造业42121
电力107432
A.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B.欧美遭受经济大危机打击
C.苏联对德作战的军事需要D.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推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